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句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19:35

本篇主要论述了深入敌国作战时,在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作战方法的问题。孙子从战略态势上概括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对官兵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主动灵活的作战指导,即进入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遇到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战法。孙子主张战略攻,提出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根据作战的地区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叫作散地。在敌境作战,但是进入敌境不深,这样的地区叫作轻地。我方占领有利,敌人占领也有好处的地区,叫作争地。交通便利,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去的地区,叫作交地。三国交界之地,先到就可以结交诸侯,获得诸侯各国援助的地区,叫作衢地。深入敌国腹地,与自己的国土相隔众多城邑的地区,叫作重地。山林险阻湖泊沼泽等难以通行的地区,叫作圮地。进入的道路狭窄,撤退时道路迂回绕远,敌人用少量兵力就可以攻击我方大军的地区,叫作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快速作战就会全军覆亡的地区,叫作死地。因此,处于散地不宜作战,处于轻地不宜停留,遇上争地不要硬攻,遇上交地要保持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遇上圮地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用计谋脱离险境,处于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论九地的名目和相应的作战方法。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来袭,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汦水河,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认为他不懂兵法。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韩信是深明“死地则战”的道理的。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译文】

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做到使敌人的部队前后不能相互照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支持,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失去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合,即使能够集合在一起也不齐整。局势对我方有好处就行动,对我方没有好处就不动。有人问:敌人兵员众多、阵势严整,马上就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答曰:先夺取敌人的要害,这样敌人就陷于被动,听从我方摆布了。用兵之道贵在神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走敌人始料不及的道路,攻击敌人不会戒备的地方。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讲在战场上善于用兵之人应有的表现,强调“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全国,要平定萧铣。萧铣是南朝梁代的宗室,隋朝灭亡后,萧铣在江陵称帝,招兵买马、拉拢隋朝旧臣,成为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李靖针对萧铣弱点,制订了进攻萧铣的十条军事计划,并让赵郡王李孝恭进献李渊过目。李渊阅后大喜,遂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摄行军长史,协助李孝恭征讨萧铣。由于赵郡王缺乏作战经验,李靖成为军队的实际领导者。公元621年八月,长江三峡江水泛滥,舟船难行。众将劝李靖休战,待水退之后进兵。李靖力排众议,坚持即刻进兵,并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我军刚刚集结,萧铣尚未知晓,如果趁涨水之势,突然兵临城下,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再说,即便萧铣醒悟,仓促征兵,但为时已晚,必被生擒。”他率领大军顺江而下,很快就攻陷了荆门、宜都。萧铣慌乱中派出大将文士弘前往拒敌。李孝恭见进军顺利、连下数城,认为敌军不堪一击,遂不听李靖劝阻,亲领大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回,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弃了许多军用物资。文士弘欣喜若狂,大肆抢夺唐军物资,致使军队一片混乱。李靖见此情形,果断利用敌军哄抢混乱之机,下令大军出击,正在四处抢夺的敌军猝不及防,被唐军杀得大败。李靖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抵达江陵城下,把江陵围成铁桶一般。李靖命令将缴获的敌军战船弃入江中,任其顺流而下。众将不解,李靖解释道:“萧铣虽遭失败,然其占地广阔,军队甚多。我方孤军深入敌军腹地,主城未破,倘若敌人援军到来,我方必然腹背受敌,胜负则将难料。若让船只顺流而下,援军见此情形,必认定江陵已破,延缓救援脚步。我则趁此时机攻城,萧铣孤军守城,又见援军未至,就有出城投降的可能。”众将听后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战事的发展正如李靖所料,在唐军强大攻势下,萧铣见援军未到,只好出城投降。李靖力排众议,坚持江水泛滥时发起进攻,是因为他懂得“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僵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译文】

一般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深入敌国腹地,如此,我军军心就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物资丰饶的地区掠取粮草,保障军队的给养。休整部队,不使其过于疲劳,提高士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显得莫测高深,使敌人无法判断我方意图。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士卒就会只能拼死而不能后退。士卒既然能拼死不退,哪能不会取胜!这样将领和士卒就能够尽力而战。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散漫。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坚决奋战。因此,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刻意休整,就能注意加强戒备,不用强求就能主动出力,无须约束就能亲密无间、协力团结,不需要申令就会遵守军令。禁止占卜迷信活动,消除士兵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不爱钱财;我军士卒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没有胆小之人,并非不想长寿。作战命令颁布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但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他们就都如同专诸、曹刿一样勇敢。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论述我军深入敌境后的情形和应当采取的作战方法。军队深入敌境,不怕士兵逃亡,只愁粮草不继。所以孙武在这里说:“掠于饶野,三军足食。”也就是说,深入敌国后,首先要掠夺他们的富饶的田野,就地征粮。人一日不食,就会挨饿,何况三军之众,所需极多,而且远道运输,并非旦夕可到。深入敌境,还要注意休养生息,以积蓄力量,准备战斗。所以孙武说:“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在汉武帝反击匈奴之前,汉朝主要以“和亲”政策来避免匈奴的大规模进攻,但这种被动防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武帝决心依靠强大的骑兵部队实施主动出击。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卫青、李广等四将各率万骑分四路向匈奴进发,这是汉军首次以骑兵大兵团深入凶奴境内寻敌作战。之后,汉武帝连续派卫青、霍去病以骑兵大兵团奔袭战略战术深入敌境作战。公元前121年,为了彻底控制河西走廊地区,汉武帝决定发动河西之战,此战是霍去病第一次作为汉军集团军最高指挥官指挥作战,此战中他把汉军大兵团远程大奔袭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霍去病领一万铁骑,出陇西对河西地区的匈奴诸部发起攻击。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推进,六天时间席卷了匈奴五国,大败休屠王、浑邪王部,过焉支山向西北掩杀了近千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共斩俘八万九千多人,缴获了休屠王祭祀用的金人。霍去病采取远距离机动迂回包抄敌之侧翼和后方,连续快速奔杀,就地补充后勤取食于敌等战略战术,孤军穿插于敌境纵深,纵横几千里如入无人之境,在最短的时间,以自己最有效的战斗力,在敌人最想不到的地方给敌人最大程度的杀伤。匈奴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快速突击性和机动性在霍去病的千里雷霆下荡然无存,这对匈奴人的心理造成极大震慑。霍去病的成功也在于他能就地补充军需物资,“并气积力”,选取精悍士兵一举攻溃匈奴。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一般。“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有人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答曰: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互相仇视,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遇上大风时,他们就会相互救援,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拴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并不靠谱。让部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将领领导得法。让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利用地形,因地制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使得部队不得不如此。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论述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古代作战主要靠军队方阵的整体力量,因此将领十分注重部队上下齐心协力,使三军将士团结成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那样既整齐又灵活。要做到“齐勇若一”,除了在战斗中使用军令之外,古代将领还综合运用多种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其中战前誓师就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办法。夏、商、周时期军队征战前就有誓师的习惯。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在双方交战之前,周武王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大会,声讨商纣王的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并严申军纪军令,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誓师仪式极大地鼓舞了联军将士的斗志,同时明确了具体的作战规则,这都是为了达到“齐勇若一”的目的。双方开战以后,武王命令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饱受纣王暴政之苦,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乘势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迅速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都城,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齐勇若一”绝非关键时刻的权宜之计,而是治理军队的长久之策。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民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民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译文】

统率军队,要做到沉着冷静,深思熟虑,公正严明,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于战略计划毫无所知。作战部署常常变更,原定计划也要加以改变,使人无法识破其中机关;驻地不时变换,故意迂回前进,使别人无法确定我方意图。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就像让他们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只能进不能退。将帅率领士卒深入敌国国土,就像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烧掉渡船、打破做饭的锅,对待士卒要做到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使他们只知跟着走,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集合全军,把他们置于险境,这就是统率军队时要做的事。对九种地域的应变处置,进攻退守哪种情况有利,军心士气如何掌握,将帅都不能不认真加以研究。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讲将帅在深入敌境后应该如何去做。“使民无识”、“使民不得虑”,我们可以用前面所举裴行俭的例子说明。唐代裴行俭讨伐突厥时,有一次在晚上刚刚扎好营盘,深堑壁垒刚刚挖好,却又突然下令把大寨移到高冈上去。当天晚上,暴风雨突然降临,以前扎营的场所,洪水有一丈多深。有的士兵就问他:“您怎么知道会有暴风雨的?”裴行俭笑着说:“你们听我命令就行了,何必管我怎么知道的呢。”本节所说的“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意思相同,都是让士兵有进无退。关于破釜沉舟,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被秦军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后,接连四十六天按兵不动,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欲决一死战,没有后退的打算。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包围秦军,并截断秦军与外界的通道。楚军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但早在这之前四百多年,也有人用过此计大获胜利。公元前625年,秦国攻打晋国,以孟明视为将领。主将孟明视曾在公元前627年奉命率师袭郑,回师经崤山时,为晋所袭,兵败被俘,靠晋文公夫人帮助才得以逃回秦国。但他仍为秦穆公所重用,再度率师伐晋,又失败了。这次孟明视从茅津渡河后将船全部烧毁,背水一战,大败晋军,占领王官等地。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译文】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其原则是:深入敌境,士卒就团结一致,军心稳固;入境不深,军心就容易涣散。离开我国本土,进入敌境进行作战,是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是衢地;深入敌境,是重地;进入敌境,离我方国土不远,是轻地;前有关隘后有坚固的城堡,是围地;走投无路的地区,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使军队万众一心;在轻地,要使各队伍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要急行军,兜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附近诸侯各国的结盟;在重地,就要确保粮草供应;在圮地,要迅速通过;在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表现出拼死作战的决心。所以,要知道士卒的心理,陷入包围就会抵抗,迫不得已就会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分析我军深入敌境后的各种情况,指出在敌国不同地形上的不同处理方法。北魏末,大都督尔朱荣为控制朝政,杀害皇族王公及大臣两千余人。魏孝庄帝派人杀死尔朱荣,其弟尔朱兆闻讯带兵攻陷京都洛阳,把孝庄帝杀死。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高欢,从信都起兵讨伐尔朱兆。公元531年十月,高欢以朝政被尔朱氏控制为由,另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即位于信都城西。同年十一月,高欢引兵南下攻邺,相州刺史刘诞据城固守。高欢猛攻邺城,令将士挖地道通到城下。城下地道用木柱顶住,然后一齐烧柱,柱焚城陷。高欢的军队攻入城内,生擒刘诞。三月,高欢所立魏帝元朗率百官移都邺城,与尔朱氏所立魏帝元恭形成对峙局面。尔朱氏起兵讨伐高欢,尔朱兆自晋阳,尔朱天光自长安,尔朱度律自洛阳,尔朱仲元自东郡四路大军,会集安阳,号称二十万,沿洹水两岸安营扎寨。高欢战马不足两千匹,步兵不足三万人,与对方差距甚大。他决定背水一战,把军队布置在韩陵山,摆成圆阵,并弄来许多牛和驴,把它们用绳子连起来,堵塞在通往邺城的路上。将士们一看,通路被堵住了,只有死战,就四面奋击,把敌方四路人马杀得大败。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译文】

不了解各诸侯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得不到地利。这几个方面,如果有一种不熟悉,就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可以称王争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队来不及集中;军威震慑敌方,使敌方的盟国不能或者不敢派出援军与之相配合。因此,没有必要汲汲于同天下诸侯结交,也不需要在其他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把自己的威力施加于敌人,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出规定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军令,指挥全军就如同指使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不必说明这项任务的目的;只告知此项行动的有利之处,却不指出存在的危险。将士卒置于危险境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于死地,然后才能得生。大军深陷绝境,然后才能奋战取胜。所以,用兵一事,关键在于表面上顺从敌人的意图,实际上却集中兵力朝敌人某一点猛烈进攻,长驱千里,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的巧妙用兵,成就大事。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可以说是对上文的总结,再次强调在敌境内作战时伐交、地形、向导等情况,强调军队的整体作用,强调要使军队有进无退,提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代进攻属于北魏的涡阳,军队将领是曹仲宗,陈庆之担任假节,假节的意思是“皇帝的代表”。北魏为解涡阳之围,派征南将军元昭率领十五万人马增援。北魏援军的先头部队行进到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提议主动出击,打击北魏军。曹仲宗的参军韦放却极力反对,他认为敌军先头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此战如果南梁取胜,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失败,则对士气造成沉重打击,所以最好以逸待劳,不要冒险进攻。陈庆之说:“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且现在离我们还比较远,必然松懈,加上他们和主力部队脱节,没有后援,所处之地草木茂盛,夜晚必然不敢出来巡逻。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偷袭敌人的最好时机,如果你们不敢去,我愿意独自前往。”曹仲宗同意韦放的意见,但是他虽然是主帅,也不敢当面反驳身为皇帝亲信又持有节杖(作用相当于尚方宝剑)的陈庆之,所以不置可否。于是陈庆之带领部下几百人,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打败敌军。这一仗给北魏军的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以至于北魏军的增援并没能扭转涡阳战场的局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涡阳之战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双方军队都已接近强弩之末。此时北魏军又派来了增援部队,并且在梁军的后方开始修筑工事。曹仲宗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加上此时梁军已无斗志,于是准备撤军。陈庆之听说这个消息后,拿着皇帝赐予的节杖站在营门口慷慨陈词:“我们这次出兵,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国家巨额的钱粮,经历了无数战斗。现在,你们竟然不考虑如何获胜,而想着撤军,你们这哪里是想着为国家立功,不过是借行军之名,进行抢掠罢了。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现在如果你们执意要撤退,我只好拿出皇帝赐给我的密诏,依照密诏中的指示行事了。”曹仲宗没有坚持撤退的主张。而陈庆之经过这次营门陈词,已经实际取得了梁军的指挥权。当时北魏军在梁军周围已经筑起十三座堡垒,互成掎角之势。于是陈庆之挑选军中的精锐,趁夜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而出,连夜攻击敌军堡垒,一夜就攻陷四座堡垒,涡阳守将开城投降。北魏军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仍然雄厚,陈庆之乘胜出击,将斩获敌人的头颅悬挂在阵前,击鼓呐喊,猛烈攻击敌阵。北魏军被这种声势吓破了胆,加上涡阳已经陷落,所以剩下的九座堡垒瞬间瓦解,北魏军大规模溃败。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

因此,在制定作战方略时,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禁止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认真谋划,分析研究后作出决策。敌人一旦出现漏洞,就要迅速乘虚而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人约定日期交战。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地实施作战计划。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沉静,使敌人不注意防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像正在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本节简明扼要地总论从制定战略到战胜敌人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本书第一篇到这一篇的总结。之所以在这一篇的末尾作总结,是因为下面的两篇论述的是战争中所用战术的两个特例:火攻和用间,已经不属于《孙子兵法》在此以前所论述的战争的一般规律了。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分析一下存亡、死生的条件转化。孙子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战争的真理,历代名将都把它奉为格言,善于运用这一原则的,基本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如前面我们举过的韩信,他在井陉口背水作战,大破赵军,生擒赵王歇。战后,部下问他取胜的道理,他回答说:“这本来也在兵法中,只是诸君没有注意罢了。”他引用的,就是这两句话。这是韩信善于运用《孙子兵法》这一原则,取得胜利的范例。但也有因为死守教条,遭到惨败的,如我们前面举过的失街亭的马谡。他违背丞相诸葛亮的节度,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堡,拒绝副将王平的建议,自以为驻军山上,被敌人包围,可以收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魏国大将张郃利用地形,先断绝汲水,然后派兵包围。马谡被困山上,水道断绝,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全军的瓦解。总之,战争的原则是一定的,但要灵活运用,正如斯大林所说,“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