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15 00:48

孙子兵法始计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读

《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大事,就在于祭祀和出兵打仗这两个方面。国家的安危,常常和用兵有关,所以讲武练兵,是首要任务。《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用流血的方式来强迫失败者臣服。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当一方在战争中失败,就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认真对待。曾有人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平均每年2.6次。只有296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致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黄金带。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读

在这一部分,孙子提出了“五事”、“七计”,“七计”是对“五事”的具体阐发。五事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具体因素,包括政治、天时、地利、将领和法治。所谓道,杜牧认为就是仁义。李斯曾经向荀子学习兵法,荀子教导他:“所谓仁义,就是修明政治。政治清明,老百姓对君主就亲近,愿意为君主效力。”荀子对赵孝成王论兵时也说:“众将万众一心、三军众志成城。这时指挥作战,就像手臂保护脑袋和胸膛一样自然。”这样就能上下一心。授给张良兵书的黄石公也说:“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天时、地利是自然条件,作战自然要选择对己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在古代,天时有时候也指天运。这时就要看将领灵活掌握了,如周武王灭商时,出兵那天,周公用龟甲蓍草占卜,认为出师不利。姜太公大怒说:“商纣把比干剖心,囚禁箕子,我们讨伐他有何不可?你占卜用的龟甲蓍草都是些枯草和腐朽的骨头,它们哪里明白事理!”说完就率先出发,武王见状就带着军队继续进发,最终消灭商纣。关于地利,孙子在《地形篇》有详细论述。孙子对将领的素质提出了五条,一般人们称之为“五德”,即智、信、仁、勇、严。有智慧,才能够进行战争的谋划、实施策略;讲诚信才能赏罚分明;施仁爱才能安抚军心,士兵乐为所用;勇敢才能果断坚毅;严明则有利于军令统一,树立威信。孙子在此所说的“法”,是指军队行进、进攻、退却时号令统一,整齐一致,这就要靠旗帜和锣鼓的指挥调度。七计中的第一条与五事第一条相对应,第二条与五事的第四条相对应,第三条与五事中的第二、三条相对应,第四、五、六条则与五事第五条相对应,最后一条则可以归到五事中的“将”或者“法”中。七计的阐释,使得五事更加具体,也使将帅在战争中实行五事更有可操作性。

原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解读

孙子最初求见吴王阖闾时,就曾上书说:“如果听从我的计谋,必定能战胜敌人,我就留在吴国,哪儿也不去;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必然会失败,那我离开吴国,去别的地方。”阖闾被孙武打动,说:“您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阖闾任用孙武,果然取得一系列胜利。这一部分有两处值得注意,一是关于“势”的论述,即要充分借助各种外在的有利条件造势。这种态势绝非自然形成,而是需要统帅通过灵活应变来求取。这就像冲浪者,涌起的大浪就是“势”,勇敢的冲浪者因利而动,乘势而上,借用大浪这个外部有利条件,完成自己的动作表演,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因利而制权”,东晋名将陶侃就曾用这个指导思想制服过劫掠者。当时,刘弘任荆州刺史,任命陶侃为南蛮长史,并派遣他去襄阳讨伐张昌,大败张昌。刘弘对陶侃说:“我曾经给羊祜大人当参军,他说我今后会坐到他的位子。经我观察,你将来也一定会接替我。”

刘弘任陶侃为江夏太守,加封鹰扬将军,讨伐陈敏。陈敏作乱,令他的弟弟陈恢进犯武昌,陶侃出兵抵御。有人在刘弘面前离间陶侃,说:“陶侃与陈敏乃是同乡。陶侃现在驻守大郡,统率强兵,倘若心怀不轨,那么荆州就失去东面的屏障了。”刘弘说:“陶侃的忠心和才干,我早已知道,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呢?”陶侃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忙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那里,以表明自己的忠诚。刘弘任命他们二人为参军,并资助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就职去了。

当时天下饥荒,山夷经常截断江面进行劫掠。陶侃让诸将把战船伪装成商船,士兵扮作商人,来引诱那些劫匪。这个计策果然有效,他们一下子生擒了几个劫匪。一问劫匪才得知,他们都是西阳王的随从。陶侃立即发兵进逼西阳王,命他交出所有的劫匪。陶侃自己率领军队驻扎在钓台,严阵以待作为后援。西阳王只好捆绑帐下的二十多个人送到陶侃军前,陶侃将他们全部斩首。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水陆匪患都得以肃清。

陶侃让士兵假扮商人,就是“因利而制权”。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知权变,导致长平之战被坑杀四十万士兵,自己也命丧黄泉。与之相反,当汉武帝想教霍去病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时,霍去病却说:“只要看看其战略如何,没有必要学习古人的兵法。”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宗泽想把阵图传授给岳飞,岳飞的回答与霍去病类似:“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就是说,兵法运用的高超巧妙,全在善于思考,灵活掌握。言下之意,也是不用拘泥于古人的条条框框,而是要“因利而制权”。

原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解读

这一部分主要讲战争是一种“诡道”,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重要思想。所谓诡道,就是在对敌作战时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误导敌人所用的诡诈之术。文中列举了四种诡道的方式和八种实现诡道的途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是战术选择的总则。在进攻作战发起阶段,它可以在对手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或者以对手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方式,实施突然打击,在短时间里取得军事上的巨大效果,并使对方在慌乱中作出错误判断,采取错误行动,招致连连失败。在战争开始或进行中,它又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制胜谋略,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指导人们攻击对手意想不到的薄弱环节,从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曹操北征乌桓时,郭嘉就献策说:“乌桓自恃远在辽西,肯定不设防备。正因为对方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我们可以猝然袭击它,必定把乌桓灭掉。”后来大军走到易水,郭嘉又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千里袭击敌人,粮草辎重过多,难以快速行进,不如轻装上阵,日夜兼程,这样才能出其不意。”于是大军舍弃辎重,简装轻从。临走前,曹操又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上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表面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乌桓人看到,信以为真,“诚以为大军去也”,不做准备。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两百里的白狼山附近,与敌军在白狼山遭遇。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混战中,敌方首领单于蹋顿被斩,乌桓群龙无首,最后被杀得七零八落。白狼山之战,曹操用兵神速,出敌不意,以少胜多,最终讨平乌桓。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解读

关于庙算,《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特别突出的事例。其一是官渡之战中郭嘉论十胜十败,郭嘉认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郭嘉对曹操分析说:现在袁绍有十个因素足以导致他的失败,而您有十个优势可以制胜,所以袁绍虽然看上去兵容强盛,却不足为惧。袁绍礼仪繁缛,而您顺其自然,这是道胜;袁绍违反天下大势,而您是顺应形势,这是义胜;自从汉桓帝、汉灵帝以来,政治往往过于宽缓,袁绍偏偏还做得更松弛,而您却雷厉风行,这是治胜;袁绍表面看来很是宽厚,其实内心却很防范别人,所用的人多是姻亲之人,而您是外面简明,内心明察,唯才是用,这是度胜;袁绍想法很多,却无法下决断,您是觉得一个计策可行,就马上付诸实施,这是谋胜;袁绍刻意沽名钓誉,您是以诚待人,这是德胜;袁绍体恤亲近的人,忽略关系远的人,您却是无论远近,考虑周到,这是仁胜;袁绍容易听信谗言,导致自己迷惑错乱,而您却让谗言止息,不能发挥作用,这是明胜;袁绍混淆是非,您法度严明,这是文胜;袁绍喜好虚张声势,不懂得用兵的要点,您却是以少胜多,用兵如神,这是武胜。您有这十种优势,袁绍失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依靠这十胜,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却也有人认为曹操连犯“四忌”,必败无疑。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瑜:

当曹操号称以八十万大军压境时,孙权的臣下有的主战,有的主降。正好此时周瑜从驻守地回朝,孙权就问他的看法,周瑜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您以神武雄才,仰仗着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的基础,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应该横行天下,为国家除害,为何要投降汉贼曹操呢?况且曹操此番前来,多犯兵家之忌:北方尚未平定,马腾、韩遂是其后患,而曹操却长期在南方作战,一忌也;曹操的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他舍弃擅长的陆军,用自己不擅长的水军,与东吴争衡,二忌也;现在又是隆冬严寒的季节,战马没有草料供应,三忌也;驱使中原的士卒,长途跋涉,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曹操的军队犯此数忌,即使军队再多,也必将失败。”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也果如周瑜所论,大败而逃。

由这两个战例可见,庙算是多么重要!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作战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解读

本节主要通过对作战物资的巨额耗费,指出利在速战的道理。按照当时的配置,一辆驰车上有甲士三人,步兵七十二人,共七十五人,一千辆车就有七万五千人。一辆革车上有炊事员十人,守卫服装盔甲的有五人,养马、牛等牲口的有五人,砍柴、汲水的有五人,一辆车上总共有二十五人,一千辆车就有二万五千人。这样革车加上驰车上的人数总共有十万。这十万人的给养,每天的耗费数额都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要速战速决,以减少对国家的消耗。即使不是因为军费开支,速战也是必要的,“兵闻拙速”可以说是普遍的道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登与后秦皇帝姚苌对峙。后秦的豫州刺史苟曜据守逆方堡,但他暗地里和前秦的苻登勾结,答应做内应。苻登大喜,率军孤军深入,进占泾水口的范氏堡,强渡渭水,进据曲牢,驻扎在马头原,进逼长安。姚苌引兵迎战,结果大败,损兵折将不在少数。姚苌归拢残部,要再与苻登决战,众将道:“陛下用兵一向谨慎,每每以计取胜。今天我军已经失利,而陛下为何还要与贼决战呢?”姚苌道:“苻登用兵迟缓,不识虚实,今天却一改常态,轻兵直进,占据东方,摆明了是把我军向西赶,西面是苟曜的壁垒,他一定与苟曜有阴谋,如果我们攻势稍缓,他们的阴谋一定得逞,要在他们尚未会合的时候,攻击他,打破他们的计划。”姚苌挥军再战,苻登万没料到姚苌一反往常规律,受挫之后依旧猛攻自己,被杀个措手不及,激战数日,前秦兵屡败,由于给养难继,苻登只得退守。

从这个战例可以看出“兵闻拙速”的重要性,即使刚刚战败,为了不使敌人的战略意图得逞,也要迅速作战,这样不但可以摧毁对方的战略意图,还导致对方给养不足,从而迫使对方节节败退。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解读

本节讲如何处理军需物资供应问题,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办法。在这里,孙武把军需物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兵器、装备等,这类主要是通过国内来供应;一类是粮草,这类可以通过掠取敌人的粮食、田野获得。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采取的策略与之相似。为保证收复新疆的胜利,左宗棠首先做的就是物资准备,即筹粮、筹转运。左宗棠认为“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要着”。出关作战,战线长达数千里,沿途跋涉,翻越天山,军粮的筹集和运输都相当困难。为广筹军粮,左宗棠分南、北两路加紧采办,北路于归化设“西征采运总局”,在包头设分局,并派人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一带开辟粮源;南路主要在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肃州一带,从1873年至1875年,共采粮四十七万五千石。河西走廊历经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万状,因此左宗棠于采办之外十分重视屯田。1874年,张曜一军进驻哈密,左宗棠立即指示他:“哈密既苦兵差,又被贼扰,驻军其间,自非力行屯田不可。”关外屯田,首先要兴修水利。后来,哈密屯田终于取得成效,垦荒两万亩,每年可收军粮几万石。有了粮,还需要运输。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西北地区,运输工具关内以车驮为主,关外以驼运为主。出征的士兵,除武器、装备外,还不得不裹带一部分粮食行军。经过左宗棠多方设法,分途采运,到1876年初夏军事行动即将开始时,已在安西、哈密、古城子、巴里坤等前沿地区集中了二千四百八十万斤军粮。其他军需物资的补给,左宗棠也做了妥善安排,他在上海设立“采办转运局”,负责购运枪炮、弹药,筹借外债,收集情报,在汉口设后路粮台,转运上海军需,在西安又设一个总粮台和一个军需局。早在1871年已创设甘肃制造局,1875年又在兰州建立火药局,以就近供应军火。可以说,正是这些措施,保证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胜利。

原文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解读

本节提出要激发士卒对敌人的愤恨之心,要重赏有功之士。老子说:“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阵时,悲愤的一方志在报仇,一旦对攻,个个踊跃,以一当十,别说和敌方兵力相当,就是大大少于对方,也可能大获全胜。因此,英明的将领就会在战前采取办法激发士卒的同仇敌忾之心。燕国围困齐国的即墨时,燕国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割掉,齐国人都很愤怒。这时齐国将领田单故意传出话说:“我国最怕有人把城外的坟墓掘了,把里面的先人拉出来烧掉。”燕国人信以为真,就真的掘墓,烧死尸。即墨城里的人见了,目眦尽裂,怒发冲冠,强烈要求与燕国军队决一死战。田单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士气足够了,就精细谋划,带领军队出城作战,结果一战成功。班超出使西域时,到达鄯善国,国王对他们开始很好,后来因为匈奴使者也来了,就冷淡下来。班超于是召集手下的三十六个人,和他们一起饮酒。酒酣之时,班超故意说:“在这蛮荒之地,只有建立大功,才能求得富贵。匈奴的使者才来了几天,就对我们这样。如果把我们捆绑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骨头都要被喂给豺狼吃了。”手下人听班超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于是趁着夜色,虚张声势,造成大军到来的景象,在匈奴使者惊慌失措之际,把他们都收拾了。

至于以财货之赏来激励士卒勇于夺取敌利,则更是不难理解。《三略》上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又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两句话已经把利用重赏鼓励士兵争先立功这一策略的奥秘说得非常清楚,与此相关的战例更是举不胜举。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解读

这是此篇的结论,指出通晓兵法的将领的重要作用,再次强调速战。“兵贵胜,不贵久”,不但是本篇的总结,而且是作战的法宝。西楚霸王项羽,举兵八年,进行了大小七十余战,基本上没有失败过。他也仗着自己能征惯战,想凭借武力征服天下,不担心持久作战,结果被逼到垓下,粮尽援绝,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拔山盖世的英雄,却自刎于乌江之畔。三国时期,蜀将孟达降魏,被魏国任命为新城太守。魏主曹丕死后,孟达失宠,就想叛魏再次投奔蜀国。都督司马懿及时得到密报,老谋深算的他立即感到事态的严重:孟达一旦举事归蜀成功,就会带领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径取洛阳,诸葛亮则统率本部兵马乘势攻取长安,那么魏国将危在旦夕。正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司马懿连表奏天子的程序也没经过,即刻传令人马起程,一日行二日之路,如有延误者立斩,一面又令人星夜赶往新城先稳住孟达。待大军长途奔袭一千二百里到达新城时,孟达已回天乏术。这样司马懿一举将孟达擒杀,解了洛阳长安两京之危。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谋攻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解读

本节中孙武提出了指导战争的原则,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时期,吴国北上争夺诸侯霸主的时候,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吴国夫差打败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就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刚刚死去,就讨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和晋定公相会于黄池,想登上中原霸主之位。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国以武力相威胁。为了显示吴军的实力,吴王在夜里发布命令,让士卒饱餐一顿,喂足战马,穿上铠甲,每百名战士排成一行,每万人组成一个方队。共计有中军、左军、右军三个方队,各穿白、红、黑三色战衣。军容十分壮盛,中军“皆白裳、白旖、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皆赤裳、赤旌、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皆玄裳、玄旗、黑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吴王执斧钺立于阵中。黎明时分,吴王亲自擂鼓,敲响铜钲、金铎,全军齐声呐喊,声浪冲天,迈着雄壮的步伐,向晋国军垒进逼。晋军不敢应对,只好由吴主盟,晋国退居次席。这样,吴国没有经过战事,就使得中原诸侯敬服,登上霸主之位。

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解读

本节主要论述战胜敌人所采取的方式和攻打敌人的方法,以及攻城之法的利弊。最高明的当然是在敌人的战略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全面展开的时候,就把敌人挫败。公元34年,东汉光武帝入关,征讨高峻,久攻不下,就让寇恂去劝降。寇恂带着用皇帝印玺封记的文书来到高平第一城,高峻的军师皇甫文出来迎接,言辞礼节,倨傲不屈。寇恂大怒,下令把他杀死。诸将皆说:“高峻精兵万人,大多执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现在想招降他,反而要杀死他的使者,恐怕不大妥当吧?”寇恂不听,还是把皇甫文斩了,并让他的副使回去转告高峻:“你的军师对我无礼,我把他斩了。你想投降,就赶紧;不想投降,就坚决固守。”高峻惶恐不已,即日开门出降。诸将都来祝贺,并且请教杀其使却能降其城的原因。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很多计谋都是他出的。当他作为使者前来时,言辞倨傲,肯定没有投降的心思。如果不杀他,让他全身而退,正中他的下怀。我把他杀了,高峻就吓破胆了,所以就赶紧投降。”这是上兵伐谋的杰出运用。

但是也有用下策攻城而且由于愤怒而大败亏输的例子。后魏太武帝曾经征讨宋臧质。有一次他向宋臧质要求送一些酒过来。宋臧质却送来了溲溺粪便,太武帝大怒,就下令攻城。他让士兵不做任何防御措施就穿着单衣硬往城上攻打,结果无数士兵都死在城下,士兵的尸体竟然堆积得和城墙一样高,而且一员大将也死在战斗中。这样过了一个月,太武帝的大军死伤过半,后方也传来敌人断了归路的消息,而且军中又有瘟疫流行,太武帝只得撤军。在这次攻城过程中,太武帝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损失惨重。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解读

本节主要讲不同兵力对比条件下所采取的作战方法。根据己方兵力与敌方兵力的数量对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战争以胜利为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是讲究实际的表现。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将获得胜利的代价最小化,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战场不应是军事指挥员个人才华的秀场,更不是游戏,既不好玩,也不该去玩。谋略不是让战场多么炫目、热闹和精彩或经典。所以说,谋略只是将战争胜利代价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须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谋划就失去了价值。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孙子兵法》中的术语,如洪七公与欧阳锋的数次交锋,就是“敌则能战之”的典型事例。这两位当世武功高手,书中数次对战,精彩绝伦,势均力敌,又都曾各败一场:洪七公是在海船上,欧阳锋是在二次华山论剑未疯前。疯了的欧阳锋战胜了洪七公、黄药师,其时功力已超过二人,不能算势均力敌。其所以败,就是没能全力攻守。洪七公是妇人之仁,分心救敌;欧阳锋则是心烦意乱,故而不能全力以赴。

西魏时期,梁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守一方,不服从管辖。朝廷派遣独孤信率兵讨伐,宇文仲和坚城固守。独孤信在夜里用云梯在城的东北角上佯攻,把敌人都吸引到东北角上来。他自己却亲率将士袭击西南,从而攻克城池。这就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解读

本节强调将帅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国君对战争的影响。好的将帅会促进国家的强大,不好的将帅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就像老百姓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有时候将帅有能力,却受到不懂兵法的君主或者权臣的牵制,使得将帅不能临机应变,从而贻误战机、覆军杀将的,不可胜数。唐代安史之乱时,哥舒翰与叛军在潼关相持。哥舒翰虽然认为坚守是上策,可是唐玄宗频频催促出兵,哥舒翰不得已,率兵出关,在灵宝西原遇到安禄山大将崔乾祐之军。哥舒翰与田良丘乘船在黄河观察军势,见崔乾祐兵少,遂促诸军进发。崔乾祐故意出兵万人,散散漫漫,或疏或密,或进或退,唐军皆望而笑之,以为崔乾祐不会用兵。其实崔乾祐聚集精兵,埋伏在后面。两军交战,崔乾祐偃旗息鼓,看起来像要逃跑的样子。哥舒翰军放松警惕,下令追赶。叛军发动伏兵,从高处滚下木石,击杀唐军士卒甚多。道路窄小,士卒拥挤,刀枪施展不开。这时哥舒翰用毡车驾马为前驱,想用来冲战。当时正午刚过,刮起东风,崔乾祐把数十辆草车塞在毡车之前,纵火焚烧。顿时大火暴起,烟雾遮天,唐军连眼也睁不开,自相残杀。这时崔乾祐又派精锐骑兵从南山冲杀过来,出现在唐军之后,唐军首尾大乱,被叛军打得大败。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读

本节为此篇总结,提出知胜之道,军事上称为“五胜”,并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三国演义》中也有数处引用了这句话,现举其两处。第九十四回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杀败魏驸马夏侯楙连得三城。曹真率二十万兵马与蜀军对阵渭河。诸葛亮先是阵前羞辱骂死魏国名臣王朗,又击败魏军的夜间偷袭劫寨。副将郭淮献策曹真,借西羌铁车兵来助战,仍为诸葛亮所破,并被击杀了曹遵、朱赞两路先锋。曹真求救于朝廷,太傅钟繇保举司马懿前去退蜀兵。

太傅钟繇上奏说:“作为将领,智慧超过常人,才能击败对方。《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个人认为,曹真虽然长期作战,恐怕非诸葛亮对手。我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个人,可退蜀兵。”

魏军在拒蜀进攻中连连失败,朝中大臣议论如何对付诸葛亮的进攻。太傅钟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推荐人才以退蜀兵。首先讲“统帅领兵必须有过人的智谋才能取胜”,这从“选将”方面来看“夏侯楙、曹真”才能不可同诸葛亮相比。其次以兵圣孙子所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指出曹真不是诸葛亮对手。接着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人,让圣上下决心,可谓忠心无私。钟繇推举的司马懿,是唯一可与诸葛亮在同等水平的统帅,这点朝中无人否认。钟繇又指出诸葛亮由于惧怕司马懿,所以先用了“反间计”来除去对手。现在起用司马懿是对付蜀军最好的人选。钟繇所言所举,反映了其识人、识敌的过人本领。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中,司马懿用诈病之术骗曹爽、曹芳等人,进而以突然袭击斩杀曹爽,夺得魏国朝政大权。夏侯霸因怕被诛,造反后投降蜀国。姜维欲借魏国内部政权不稳而伐魏,费祎则以国内现状境况力阻出兵。姜维终不听,在联络羌人伐魏中,兵败牛头山。

尚书令费祎劝谏说:“最近蒋琬、董允皆相继而亡,朝廷无人能担当起治理内政的大任。你应该静待时机,不宜轻举妄动。”姜维说:“不是这样。人生如白驹过隙,像这样一天一天拖下去,如何能够恢复中原?”费祎又劝说:“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等远远比不上丞相诸葛亮,他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

三国后期,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撑起了伐魏复汉的大任。但因人才不足,国力渐弱,始终处于劣势。应该讲,姜维借魏国内政不稳,出兵北伐是一个时机,何况还有夏侯霸的投诚和引路,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但若从国力、智谋方面来看,费祎的劝阻是正确的,在“知己知彼”方面谁人能超越诸葛亮呢?他不能取胜,我们更不可能。静待时机是一种较好的办法。在修整内治、增强国力条件下,瞅准时机出兵应为上策。费祎引用孙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之言,是从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衡量后来劝阻姜维的。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军形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解读

本节主要论述先求能守,再求攻敌。东汉末年,一个叫王国的人自称“合众将军”,在凉州发动叛乱,围攻战略要地陈仓。汉灵帝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领兵两万人,前去解陈仓之围。当时,董卓为前将军,麾下也有两万人。不过,朝廷要求董卓须接受皇甫嵩节制。董卓求胜心切,认为行动迟缓的话,王国必攻破陈仓城,因此建议从速赶赴陈仓。而皇甫嵩说:“不必着急,陈仓城虽小,但守备固若金汤。王国不自量力,妄图攻取此城,必将深陷于消耗战。等他们耗不起的时候,自然就会退兵。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大获全胜。没必要救援!”战局果然不出皇甫嵩所料,王国从冬至春,围陈仓八十多天,也没能攻破。久攻不下,部众锐气尽失,王国自知胜利无望,命令退兵。这时,皇甫嵩与董卓再次发生意见分歧。皇甫嵩主张追击王国,董卓说:“这不行。兵法上常讲,穷寇莫追。将军追击敌兵,反倒会刺激他们死战,这对我方很不利。”皇甫嵩说:“你说得不对。王国围城之初,他的士兵群情激昂。我不出兵,那是避其锋芒。如今敌人退却,他们并非为了逃命,而是因为锐气耗尽、身心疲惫,根本无心作战。此时出击,定有收获。”事实证明,这一次又是皇甫嵩的见识拔得头筹。皇甫嵩穷追不舍,屡战屡胜,前后斩敌万余人,叛军首领王国也在逃跑过程中死于乱兵之中。陈仓的固守,就是“先为不可胜”;等到王国的锐气耗尽而退走时再攻击他,就是“待敌之可胜”。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解读

本节论自保全胜之道,主要在于修道保法,胜于无形之中。汉武帝平匈奴就是“先胜而后求战”的写照。西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实力不强,加上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但是在另一方面,“和亲”政策也为汉王朝整顿内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就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武帝刘彻登基当了皇帝。他依靠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积极从事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适应指挥骑兵作战的年轻将领,修筑军事要道;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征收商人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等等。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于是汉武帝揭开了大规模战争的帷幕。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汉军通过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南下骚扰的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武帝派遣青年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称河西走廊。朝廷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征讨河西匈奴军。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六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连捷,歼敌近九千人,斩杀折兰王与卢胡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大胜而回。后来的漠北战役,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十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最终大胜匈奴,直抵狼居胥山。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在于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做到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原文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解读

本节论述衡量战争胜利的五个步骤,从大的方面说,自然是指国土的广度;但从某一次战争来讲,度则应该指作战的地形,量则指作战地域的大小,数指本次作战中的两军人数,称指该战役中敌我双方军力的对比,从而得出是否能取胜的判断。战国时,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和孙膑前往。孙膑让大军直逼魏国首都大梁。魏将庞涓听说后,赶紧从韩国前线带军往大梁返回。孙膑对田忌说:“魏军剽悍,轻视我军,认为我军胆怯。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我军刚刚进入魏国时挖够十万人用的军灶,第二天挖够五万人用的,第三天只挖够三万人用的。”庞涓每经过齐军驻军的地方,都察看军灶,大喜:“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才三天,就已经逃亡过半了。”就把步兵甩在身后,带着轻骑兵急行追赶。孙膑计算庞涓的行军速度,夜晚应当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两边多高山险阻,可以埋伏兵马。孙膑就在马陵道旁,把一棵树的树皮刮掉,显出里面的白色树干,上写“庞涓死此树下”。命令齐军的弓箭手,如果晚上见有人举起火把,就万箭齐发。庞涓夜里赶到马陵后,见到白色的树干,就命人举起火把看写的什么字,结果受到齐军万箭齐发的“招待”。齐军大胜,把魏太子都俘虏了,庞涓也自刎而死。在这个事例中,孙膑完美地运用了“度”、“量”、“数”、“称”、“胜”,孙膑估计庞涓日暮当行至马陵,是地生度;马陵道路狭窄,两边多高山险阻,可以伏兵,是度生量;让齐兵弓箭手埋伏在两旁,见火把举起而万箭齐发,是量生数;孙膑料定庞涓必然要甩掉步兵,只带着为数不多的轻骑兵,日夜兼程来追赶,这是数生称;结果孙膑所有的预料都丝毫不差,最终能够获得全胜,这就是称生胜。

原文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解读

此为本篇结论,重申形之作用。建安二十年(215),孙权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孙权麾下猛将如云,而合肥仅有张辽的七千守军,曹军主力又远在关中,无力赴援,兵力悬殊。早在曹操西击张鲁之前,交给护军薛悌一道秘密教令,教令上书:“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但敌众我寡,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皆疑,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素与张辽不和,但为其坚决赴敌的精神所打动,便感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你的计谋如何,我怎么能因个人恩怨而忘掉为公的道理呢?我跟着你出战吧!”次日凌晨,张辽带着八百死士杀进孙权阵中,孙权刚刚列阵,有些措手不及。张辽披甲持戟,冲锋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直冲至孙权麾下。孙权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往高处,以长戟自守。张辽向孙权挑战,孙权不敢动,后来望见张辽兵众甚少,就下令让士兵把张辽围困数重。张辽左右突围,将麾下数十人救出,其他的人大呼曰:“将军弃我乎?”张辽就又突入围中,把其他人救出来。孙权手下被张辽气势威慑,没人敢阻挡他。张辽回去后修复守备,众人心安,诸将十分佩服。东吴大军云集,立即展开了攻城之战。但由于魏军初战告捷,军心大振,而吴军锐气顿失,再加上合肥防御工事非常完善坚固,东吴几万大军连续围攻十余日不克。久攻不下,军中又疾疫流行,孙权只得望城兴叹,撤军而返。张辽能以区区七千人,大破十余倍之吴军,其在战前的准备谋划,在战争中的审时度势,执行的坚决彻底,都将防守战术发挥到极致,可谓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此次战役,张辽胜在三个方面:一是早有预料而准备得当。曹操二次兵临合肥,详细察看地形,预料到孙权将来必然用兵,故能根据守城各将的关系和特点,预先布置。二是同仇敌忾、灵活善战。张辽在危难之时奋不顾身,聚全部力量如一人,不仅对曹操的战略指导思想能够融会贯通,而且在执行中能够灵活机变、拼死力战。三是充分理解士气对交战双方的重要性,即守城应攻守兼备,使敌来得不畅、攻得不顺、退得不便,真正体现了防守战术的精髓。张辽善于抓住最佳战机、选准敌方薄弱之处,“决积水于千仞之溪”,确是一种灵活多变之“形”。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兵势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解读

本节指出“势”在军事运用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势”即分数、形名、奇正、虚实。论势的重点,在论奇正。关于奇正,曹操认为,先出来与敌人作战的军队为正,后派出的军队为奇。具体来说,就是正面迎击敌人的为正,从侧翼进攻的为奇。韩信攻打赵国时,背水列阵,并派一部分军队沿着山路绕到敌人城池后面,进入城中,拔掉敌人的旗帜,插上己方大旗。在这里,背水列阵的士兵,是正;沿着山路绕到敌后的是奇。韩信攻打魏王豹,他率大军到临晋城下,却同时派木罂从夏阳袭击安邑,俘虏魏王豹。大军在临晋城下摆出阵势是正,从夏阳袭击安邑是奇。率领三军作战,如果不用奇兵,难以获得胜利。如西汉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造反,占据大梁。他的部将田伯禄劝说刘濞:“我军聚在一起向西行进,没有其他道路,难以建立功勋。我愿意分领五万人,从别的道路前进,沿着长江、淮水逆流而上,攻占淮南、长沙,在武关和大王会师。这也是一路奇兵。”刘濞不听,后来被周亚夫打败。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解读

本节专论奇正的变化和作用。奇正之兵的运用,秦国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城,切断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派左庶长王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龁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但战事不利。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对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不满,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斗力下降。秦见赵国中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为防止泄露机密,秦王下令有泄露白起为将军者斩。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五千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八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佯装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挟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军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原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解读

本节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论述势的作用,提出“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的观点。东汉末年,袁绍和公孙瓒不和。有一次,公孙瓒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攻势凌厉,威震河北。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袁绍大惊,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但公孙范一到渤海,就立即倒戈。袁绍只好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敌骑飞去。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麹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严钢,杀敌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扎营地。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余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两千多骑兵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不少敌骑,敌骑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后来麹义领兵来迎袁绍,敌骑才撤走了。刚开始,公孙瓒攻势凌厉,就是“其势险,其节短”,于是让很多敌方势力望风而降;后来袁绍手下麹义强弩齐发,倒逼公孙瓒,于是就变成了袁绍的“其势险,其节短”;最后,袁绍在公孙瓒两千多骑兵的包围下,仍然沉着应战,保持了自己“其势险,其节短”的优势。

原文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解读

本节的精髓在“以利动之,以卒待之”。隋末,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仅用了九天便得胜而归,使得李渊喜出望外。李渊第二战是决战霍邑。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李渊由此断定宋老生是个无能之辈。李渊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持久战对自己不利。李世民却认为可以挑战引他出来决战。于是李渊让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安营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三万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宋老生以为李渊真的败了,就纵兵急追,没想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了隋军的军心。隋军大败,全军覆没。宋老生在被守军用绳子往城墙上提时,被李渊的手下跳起杀死。这样,李渊就顺利占领了霍邑。

原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解读

本节为本篇的总结,所谓“择人而任势”,卓越的统帅由于对人才善于因势而用、量能而使、大胆委任、放手使用,因而能够依势造势、保证战略意图的贯彻实施,以奇胜取势,牢牢把握决胜权。这样的事例很多。孙刘联合破曹之后,诸葛亮料定曹操必败走华容道。派谁去担当此路要任,事关重大。诸葛亮从大局考虑,若此时把曹操杀掉,局势将会更加混乱,变得难以收拾,不利于“三分天下”战略方针的实现,于是定下“捉而放之”的战略意图,但又不能明言。关羽是忠义之士,诸葛亮派他去守关,他把曹操放走,正好收到了一举两得之效,若换上张飞,就会坏了大事。由此可见,善于择人任势的一举之妙,可以造势。《形篇》中举的孙权攻合肥的事例,也可以看作曹操善于择人的结果。公元215年,孙权统兵攻曹,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固守合肥与之抗衡。曹守军仅七千余人,而吴军则有十万之众,但张辽等依据曹操的指示,取得了反围城的胜利,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曹操善于用人。据《三国志》载:张辽“武力过人”,李典“有雄气”,善于与人协同作战,“不与诸将争攻”;而乐进虽然“容貌短小”,但有胆略,他与张辽、李典“统御师旅,抚众则合,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曹操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授以任务,对谁应出战、谁应守城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因而,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曹军守将不仅能够使合肥固若金汤,而且取得了反围城的胜利。这两个战例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知人善任,量才器使,适时委任。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虚实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解读

本节论述虚实转变的要诀,关键在于“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主动权掌握在我方手中。敌人安逸,我就使他疲劳,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战国时,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救援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救援。”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违反了您不准进谏的军规,接受死刑。”赵奢说:“这个事情就先不追究吧。”许历又提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这样赵军以逸待劳,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同样的做法也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周武帝遣将率领羌夷与突厥合兵攻打北齐,北齐将领段韶率兵抵御。当时正值大雪之后,北周以步兵为前锋,从西边行军而来,离段韶据守的城池有二里地,段韶的部将想出城一路杀过去。但是段韶说:“他们派来的是步兵,步兵力气有限,现在刚刚下过雪,地面难行。一声呐喊,杀将过去,我们行军也不便。不如列阵之后等待他们到来。等他们过来了,一路奔波,力气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样他们疲劳,我方安逸,肯定能够大破敌兵。”后来按照段韶的办法去做,两军交战之后,果然大破敌军,北周军队的前锋几乎全军覆没。

原文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解读

本节讲如何通过我方的努力在攻与守中使敌人变实为虚。攻和守是战争中对立的两极,孙武主张,必争的地方,不要硬攻,但是要得到;不要死守,但是不要丢失。所谓“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就是说,在战略上,为敌我双方必争的地方,如果先被敌人占领,敌人一定会配备重兵把守,我方就不能强攻;这时应当分遣奇兵,出于争地以外,用调虎离山之计,攻敌人不能放弃的重要据点,使得敌人把注意力转移,我方再趁机袭取必争之地。如果必争之地是我方把守,敌人一定会竭力猛攻,我军要想办法把敌人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去,使得争地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让耿弇率军进讨张步。耿弇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引兵东进。张步得知汉军来攻,立即派大将军费邑驻军历下,并分兵屯据祝阿,此外,还在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严阵以待。耿弇渡河后,首先进攻祝阿。部队士气旺盛,早晨攻城,中午即攻破。耿弇审度形势,故意围开一角,让城中士卒得以逃出,奔归钟城。钟城守军听说祝阿已破,恐惧异常,纷纷弃营而逃。耿弇攻下祝阿后,费邑派其弟弟费敢把守巨里,耿弇驱兵进逼,派人多伐树木,扬言用来填塞坑堑,以便攻城。数日后,有人从费邑那里投降过来,说费邑得知耿弇要攻巨里,正准备前来救援。耿弇大喜,命令部下迅速修治攻城器具,并公开命令各部,三日后全力进攻巨里城。接着,他暗暗放松对俘虏的看守,让他们有机会逃跑。逃回的俘虏把耿弇的计划报告费邑,三天后费邑果然率领精兵三万赶赴巨里。耿弇留三千兵力牵制巨里,自己则率领精兵登上山坡,居高临下,迎头痛击费邑的援军,费邑大败被杀。耿弇砍其首级以示巨里城中,守军惊惧万分,费敢率兵弃城而逃。耿弇分兵攻城略地,连下四十余营,一举平定了济南地区。耿弇在巨里打了一个漂亮的“围城打援”战役。“围城打援”,是指进攻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歼灭敌人援军的一种作战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攻其所必救”,最初的雏形为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战役。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围城打援”战例,当属耿弇的首创。张步听说济南失守,即命其弟张蓝率精兵二万守西安,另派诸郡太守合兵万人守临淄,相距四十里。耿弇进军画中,位于二城之间。经过侦察,耿弇发现,西安城小,却坚固难攻,张蓝的兵也精锐善战;临淄城大,却易被攻破。于是下令,部队五日后攻打西安。张蓝闻讯,日夜戒严,不敢懈怠。五日后的半夜时分,耿弇命令将士在营地吃完饭后,乘夜进军临淄。护军荀梁等人提出应该先攻西安。耿弇说:“不然。西安军听说我要攻打他们,日夜戒备;我们出其不意攻打临淄,城内必定惊扰,我方如果攻打,一天之内就能够攻下来。把临淄占领了,西安城就会孤立,张蓝与张步隔绝,一定会逃跑,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果然,不过半日,临淄即被攻克,张蓝闻知,大惊失色,率部众逃归剧县。此战,耿弇声东击西,一石二鸟,连克临淄、西安二城。

原文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解读

本节论分化敌人的奥妙。战争是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抗。拿破仑曾经说过:“战术没什么巧妙之处,只是以多数兵力打败少数兵力罢了。”敌众我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杜牧对这个问题,曾经发表过高见:“我军深沟壁垒,销声匿迹,出入无形,有时候用轻骑兵冲击敌人防守空虚之地,有时候用长弓大弩,射箭攻其要害之地。白天多设旌旗,晚上多点火把、多次擂鼓,对敌人产生威慑力,让他们有畏惧之心,他们就会分兵防御。这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或者一个人坐在垂着竹帘的屋内,可以把外面的事看得清清楚楚一样。我们把敌人的情况摸得明明白白。可是我方如何部署、有多少人马,敌人却一无所知。因此我方专注于一点,敌人却要处处防备。我方专注,所以力量强大;敌方分散兵力,所以力量弱小。以我之强大力量,攻击敌人之弱小,必定能取得胜利。”这样就可以使原来在全局上敌众我寡或者彼此相当的局面,造成局部上敌寡我众。当然经过多次这样的战斗,严重杀伤敌人后,就会在全局上变成敌寡我众。因此,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要注重用力量的对比关系分化敌人,变寡为众,从而达到以众击寡、消灭劣势敌人的目的。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解读

本节讲知晓战地、战时的重要性。如在前面《形篇》中所举马陵之战。孙膑预测会在马陵作战,是知道作战地点;他又预测庞涓夜晚到达马陵,这是知道作战时间。秦国大夫杞子驻守在郑国,他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着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军于是向东进发。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进行围歼。孟明视等率军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国,恰与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告敌情。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就回师。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着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蹇叔在大军出发前就知道秦军会在崤山遭遇袭击,可谓知“战地”者也。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解读

本节论战争中侦察敌人虚实的方法,认为运用虚实的秘诀,在于以无形取胜。西汉初年,英布造反。皇帝刘邦召集将领们问道:“英布造反,对他怎么办?”将领们都说:“出兵打他,把他活埋了,还能怎么办!”汝阴侯滕公召原楚国令尹问这事。令尹说:“他本来就当造反。”滕公说:“皇上分割土地立他为王,分赐爵位让他显贵,面南听政立为万乘之主,他为什么反呢?”令尹说:“往年杀死彭越,前年杀死韩信,英布与他们有同样的功劳,是结为一体的人,自然会怀疑祸患殃及本身,所以造反了。”滕公把这些话告诉刘邦说:“我的门客原楚国令尹薛公,这个人很有韬略,可以问他。”刘邦就召见了薛公。薛公回答说:“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假使英布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就不归汉王所有了;计出中策,谁胜谁败很难说了;计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刘邦说:“什么是上策?”令尹回答说:“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汉王所有了。”刘邦再问:“什么是中策?”令尹回答说:“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了。”刘邦又问:“什么是下策?”令尹回答说:“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刘邦说:“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令尹回答说:“选择下策。”刘邦说:“他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令尹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所以说他选用下策。”刘邦说:“说得好。”于是赐封薛公为千户侯。不久刘邦就调动军队,亲自率领着向东攻打英布。英布造反之初,对他的将领们说:“皇上老了,厌恶打仗了,一定不能够亲自带兵前来,派遣将领,将领们只害怕韩信、彭越,如今他们都死了,其余的将领没什么可怕的。”他没料到刘邦会亲征。形势果真如薛公预料的,英布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出逃,死在富陵。英布劫持了他所有的部队,渡过淮河攻打楚国。楚国调动军队和英布作战,楚国分兵三路,想采用相互救援的奇策。有人劝告楚将说:“英布擅长用兵打仗,百姓们一向畏惧他。况且兵法上说: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和敌人作战,一旦士卒危急,就会逃散。如今兵分三路,他们只要战败我们其中的一路军队,其余的就都跑了,怎么能互相救援呢!”楚将不听忠告。英布果然打败其中一路军队,其他两路军队都四散逃跑了。英布的军队向西挺进,和刘邦的军队相遇。英布的军队非常精锐,刘邦就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见英布列阵一如项羽的军队,刘邦非常厌恶他。刘邦遥遥望见英布,就对他说:“何苦要造反呢?”英布说:“我想当皇帝!”刘邦大怒,骂他,随即两军大战。英布的军队战败逃走,渡过淮河,几次停下来交战,都不顺利,最后英布只得和一百多人逃到长江以南。英布原来和番阳县令通婚,因此,长沙哀王派人诱骗英布,谎称要与英布一同逃亡。英布相信他,就随他到了番阳,番阳人在兹乡百姓的民宅里杀死英布。薛公在刘邦面前对英布作了精准的分析,并断定英布要采取下策,可以说是“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解读

本节论虚实之用,神妙莫测,要点在于因敌变化。北宋时期,西夏人经常侵犯宋朝边境。一次,西夏人又骚扰位于边境的渭州,渭州知州曹玮领兵出战,把敌人打败,对方丢下物资落荒而逃。曹玮得知他们走远后,就下令士兵把敌人丢下的牛羊赶回来,把其他的物资也抬回去。敌人逃了几十里后,听说曹玮贪图财物行动迟缓,队伍分散,就想返回偷袭。曹玮得到情报后,若无其事。部下很担心,对曹玮说:“带着这些牲畜和物资,不便于行动,要不就丢下吧。”曹玮却对这些建议不予理会。直到走到一个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方,曹玮才命令停下来等待敌人。敌人快要逼近的时候,曹玮派人迎上去说:“你们远道而来,很是疲劳,我们不想乘人之危,请你们先休息,然后再决战。”敌人听后非常高兴,坐下来休息。过了好长时间,曹玮说:“休息好了,我们交战吧。”结果曹玮的部队毫不费力就把敌人打得大败。曹玮的部下对取胜如此容易都感到奇怪,曹玮说:“我军已经很疲乏,大家赶着牛羊抬着物资,敌人知道后要偷袭我们。他们本来走了很远,再回头来追赶,走的路更多,更疲惫。这时如果马上交战,他们虽然疲劳,但是士气十足。我让他们休息,是因为走远路的人一休息,就会腿脚肿痛麻木,站立不稳,根本无法作战。”曹玮很懂“兵无常势”的道理。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军争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解读

本节论战斗的总方略,关键在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就一般而言,绕路远走,走的路多了,自然落后。抄近路走,可能早到目的地,占领先机,取得主动权。为了制胜,孙武叫人高瞻远瞩,不从眼前的形式上计较,而是从长远的实际中考量。要设计用小利引诱敌人,让敌人集中精力注意防御正面各个据点,却忽略偏僻处的戒备。这样,我军就可以乘隙而进,出发虽然在后,路虽然走得多,但是可以掌握有利地点,获得主动权和控制权。邓艾偷渡阴平取涪陵就是这样的例子。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三国后期,蜀汉大将军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此时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消耗不少兵力。公元262年十月,姜维起兵再度攻魏,被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大败,损失严重。姜维只得退往沓中。此后,蜀军实力更加衰弱,再也无力主动出击,被迫转为防御态势。公元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夺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邓艾进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诸葛绪不从,领军东向靠拢钟会。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屡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这时,邓艾向司马昭上书建议说: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现在我率兵从阴平道直取绵阳,姜维必然退守,钟会就可以长驱直进。如果姜维不退,我夺取绵阳以后,就可以出敌不意,奔袭成都,平定蜀国。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此地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途中,粮运不继,曾多次陷入困境。当部队走到江油北面的马阁山时,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对将士们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现在只能前进,决不能后退!”于是,邓艾身先士卒,身裹毡毯,绳索系体,缒下山去,士兵见了便都攀藤附葛而下。接着,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蜀国卫将军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从涪城回到绵竹,列阵等待邓艾。邓艾派其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邓忠、司马师纂失利,退回,对邓艾说:“贼未可击。”邓艾大怒,说:“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大声叱责二将,并要将他们斩首。二将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也亲临督战,终大破蜀军,遂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

高明的军事家为了迅速取胜,经常使用以迂为直的韬略。从表面上看,邓艾是走了不少弯路,也多吃了不少苦头,但却避开了姜维的主力部队,轻取江油、绵竹等地,逼降后主刘禅,为消灭蜀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原文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解读

本节论述军争的危险。古代因为长途奔袭而遭到失败的,史不绝书,如前面所引的庞涓马陵之败。曹操败于赤壁,也与此有关。曹操追击刘备,刘备逃至夏口,诸葛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当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诸葛亮劝说孙权:“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孙权曰:“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诣刘备,并力拒曹操。曹操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刘备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诸葛亮在向孙权陈说曹操不能胜的原因时,引用了《孙子兵法》上的话,即“蹶上将军”,可见诸葛亮对《孙子兵法》是非常熟悉的。

原文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解读

本节论述用兵的前提条件和用兵须达到的效果。所谓“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其实说的是争取同盟、孤立敌人的问题。秦末刘项相争之时,刘邦善于运用外交,所以能够取得各方军事力量的援助,使得他和韩信、彭越、英布等结成反对项羽的统一战线。在垓下之战中,项羽被逼自刎。自刎前,项羽对部下说:“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实,他说的这话是有问题的。纵观项羽一生,战必胜,攻必取,最后的失败虽然说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在于他迷信武力,不懂得外交,以至于众叛亲离,孤立无援。他只懂得伐兵攻城这样的下策,不懂得伐谋、伐交这样的谋略。所以如果一个人孤立无援,即使雄豪盖世,也会陷于四面楚歌当中,注定要失败。

兵不厌诈,所以孙武说:“兵以诈立。”这里的“诈”,指的是掩蔽我军真相,给敌人以误导,与平时所说的说谎骗人是不同的。假如用兵时一味地标榜仁义,其结果必定是覆军杀将,破家亡国。宋襄公就是这样的例子。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兵已经安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有渡河。右司马向宋襄公献计道:“楚军多而宋军少,趁他们正在过河尚未列队时发动突然攻击,那么他们必败无疑。”宋襄公说:“我听得君子讲:双方交战,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兵,人处险地,不推他跌下深渊,人处困境,不逼他走投无路,不进攻尚未列成阵势的队伍。现在楚军还未完全渡河,我们发动攻击,这是不道德的,还是让他们全部渡河摆好阵势后,再击鼓进攻吧。”右司马说:“您不爱护我国的人民,让国家受到损害,难道这就讲道德了吗?”等到楚军已渡过河来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兵大败,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伤,三天后就死了。就连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原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解读

本节论金鼓、旌旗的作用。古代军队行军作战时离开不金鼓、旌旗。因为阵地广大,人员众多,士兵听不到指挥员讲话的声音,也看不到指示。利用传令兵,既浪费时间,又会贻误战机。所以采用金鼓、旌旗指挥战斗。金鼓是管进退的,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旌旗管节度,大将有大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指挥全军。各军有方面旗,东方碧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土色,指挥各方。中央旗挥动,是要全军集合。旗帜俯下,全军跪地;旗帜举起,全军起立;旗帜卷起,全军衔枚。帅旗是中军所在的标志,是全军的指挥中心。所以,古代战争以夺取敌人帅旗为将士首要任务。帅旗一倒,全军就失去指挥,陷于混乱。两军战斗时,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士兵唯本军金鼓、旌旗是从。假如指挥员没有击鼓、鸣金,或者挥动旗帜,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进退,或任意行动。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才能出战斗力。吴起治军,也是如此。有一次,吴起和秦国人作战,有一个士兵特别勇猛,战斗还没有开始,战斗信号也没有发出,就主动出击,杀死两个敌人,拎着他们的脑袋回来了。结果不仅没得到封赏,反而被吴起下令斩首。有人劝谏说:“这实在是勇猛杰出之人,不应该杀死他。”吴起说:“这个人的确勇猛杰出,我也的确爱才,但是,他不遵守命令。”最终还是把他杀掉了。

原文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解读

本节论述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的方法。下面就这四者各举一例。

关于治气,莫过于曹刿论战。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作战。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却等到敌人击了三通战鼓后再进攻,最终取得胜利。他说:“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关于一鼓作气的论述,其实就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关于治心,西汉七国之乱时,吴国进攻梁国。汉景帝派使者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不执行诏令,坚守营垒不肯出兵,而派遣轻骑兵断绝吴军后面的粮道,然后将大军推进到下邑。这时吴楚联军已感到进退两难,乃回军向下邑,要与汉军主力决战,多次向汉军挑战,周亚夫始终不出兵应战。夜间,汉军营中突然惊动,互相攻击,扰乱到周亚夫帐旁。周亚夫安卧不起。过了一会儿,就安定了。吴军拉到汉军营垒的东南角,摆出在东南进攻的态势,周亚夫却安排在营垒的西北角加强戒备。一会儿,吴军的精锐部队果然调到西北方发起进攻,但不能攻入。吴楚联军因为饥饿,不得已引军撤退。周亚夫乘机发动精锐部队追击,大破吴军。周亚夫在军营发生哗乱时“以静待哗”,果然把军心稳定下来。

关于治力,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王翦攻打楚国,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亲自同士卒一起用饭。过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问:“军中在玩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说:“可以出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军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王翦便乘胜占领了各地城邑。王翦让士兵吃好喝好,养足精神和体力,可谓深得“以逸待劳”之道。

关于治变,曹操围攻邺城时,袁尚来救围。曹操说:“袁尚如果从大道上来,我们应当避其锋锐;如果从西山进军,我们就可以把他手到擒来。”袁尚果然从西山过来,曹操就带兵迎击,把袁尚打得大败。曹操运用机动变化,分析两种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幸好袁尚没有从大路上来,否则,曹操就只好“勿击堂堂之阵”了。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解读

本节讲“用兵之法”,即在八种不同情况下的作战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讨伐北齐,围困洛阳。北齐将领段韶前去救援。段韶赶到洛阳一带后,带了三百个骑兵和高长恭等人登上邙山观察形势。不久走到太和谷,一头撞上北周军,段韶立刻集中兵力,列阵待战,自居左军,另以高长恭居中军,斛律光居右军。北周军用步兵为前锋,向邙山山顶上进击。段韶的左军且战且退,等北周兵疲劳时,下令全军下马步战。北周军抵不住段韶的反击,一战而溃,大败而走,许多人都摔死在下山逃命的路途上。看来,北周军不懂得“高陵勿向”的道理。

刘备当年还在刘表手下混时,刘表派刘备向北攻城略地,攻打到邺城。曹操派遣夏侯惇、李典迎击。一天早晨,刘备烧掉屯粮,带兵退走,夏侯惇派人去追击,李典说:“他们无故撤退,必有埋伏。他们退却的方向,草深路窄,不能追赶。”夏侯惇不听,后来果然中了埋伏。李典去救援,刘备见到对方救兵来了,才撤兵。此所谓“佯北勿从”也。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九变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解读

本节论述通晓五种地利的重要性。为将只有通晓五种地理条件,方能利用地形,发挥军队的作用。东汉初年,在今湖南境内居住着盘瓠诸部,其中武陵蛮最为强盛,不断进攻当地郡县。光武帝曾派刘尚率万余人前去镇压,结果全军覆没。光武帝后又命令马援率领十二郡募士及施刑徒四万余人讨伐武陵五溪蛮。马援率军队到达临乡,适逢蛮军进攻临乡县城,马援指挥军队迎击,蛮军大败,分散逃入竹林中。当时汉军有两条道路可以攻入五溪,从壶头山进军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县进军则道路平坦而运输遥远。耿舒主张从充县进军,马援以为若从充县进军则是耗费时日,也多消耗粮食,不如进壶头山,扼其咽喉,充贼自破。光武帝批准了马援的进军方案,同年三月进军壶头山。壶头山紧靠沅江,沅江水流湍急,蛮军乘高据险,兵船无法前进,当时天气酷热,瘟疫流行,兵士多感染瘟疫病死,马援也感染了时疫,只好凿河岸为窟室,以避暑气。马援终因年迈体弱,病死在沙场上。耿舒给他哥哥耿弇的信中说:“前些时我上书说从充县进军,粮草虽然多消耗一些,但是兵马可以发挥作用。现在从壶头进军,虽然路途较近,但是却无法行军。许多人因此行而死,诚可痛惜。”马援此举,给后世留下的教训就是“途有所不由”。

原文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解读

本节讲用兵要兼顾利害,为达到不同的目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战争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利害杂糅,相互依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不能了解用兵之害处的,也就不能尽知用兵的利处。考虑事情,作出决策,一定要综合考虑利害的两个方面,权衡之后,深思熟虑再做决定。既要考虑到有利可图的一方面,然后努力去争取;又要考虑到可能带来坏处的一方面,从而加以预防,做到有备无患。这样,作战任务既可以顺利完成,又避免了祸患。西晋八王之乱期间,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共同起兵征伐长沙王司马乂,张方为都督带兵七万自函谷关东直取洛阳。司马乂派皇甫商带领万余人拒张方于宜阳。张方袭击皇甫商,大破之,张方得以进入洛阳。后来司马乂击退司马颖,奉帝旨亲征张方。张方军见惠帝御驾亲征,都不敢前进,纷纷后退,结果大败,死五千余人。退至十三里桥后,众人恐惧,想连夜撤退。张方鼓舞士气,对大家说:“胜败兵家常事,善用兵的人能反败为胜,现在我们更要向前推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为制胜奇策。”趁着夜色的掩护,张方带领大军逼近洛阳七里处下寨,筑垒数重,夺取城外粮仓以充军粮。司马乂自以为张方已败,不足为忧。忽见张方神兵天降,率军急攻,结果被张方打得大败。

原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解读

本节讲要加强自身的力量,这样就能够不把敌人放在眼里了。敌人是否进攻,进攻的时间地点,人们在事前难以准确预料。为了防备敌人的进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自己这一方的戒备、提高我方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质。如三国时期,关羽被害后,刘备为关羽报仇,大举攻吴。吴国大将朱然与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朱然身长不足七尺,为人分明,内里修洁。终日冷冷静静,常在战场,有急事也能淡定。即使没有战事发生,他每天都击大鼓以警戒,在营的士兵,都会身穿装备列队,敌人都知他的军队有所防备。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解读

本节论述将帅在作战时所面临的五种误区,这五种误区带来五种危险。如东晋末年,刘裕与桓玄在峥嵘洲作战,当时刘裕军队只有数千人,桓玄却有好几万兵。但是桓玄怕失败,他所在的帅船上,有一艘救生的小船,桓玄把小船解下来放在水中,在帅船附近晃悠,他手下的士兵看到主帅都准备逃跑,也就没心思作战了,所以导致战败。这就是将帅“必生,可虏也”。

十六国时期,姚襄企图占领关中一带。前秦王苻生为此深感忧虑,他派广平王苻黄眉、东海王苻坚、建节将军邓羌率领军队攻打姚襄。前秦军队骁勇善战,姚襄的堂哥姚兰被前秦俘虏,姚襄的军队受挫,于是向西撤退。因为姚襄热爱百姓,撤退的时候,百姓跟随一起撤退的很多。跑不多远,就被前秦的人追上了。姚襄听从手下谋士智通的计谋,坚守不出,安营扎寨,前秦的军队一时也没有办法消灭姚襄。这个时候,建节将军邓羌向广平王苻黄眉献了一个计策:姚襄爱惜百姓,我们就可以俘掠百姓扰乱他的军心,直逼他的营垒,使他忍不住愤怒出战,这样就可以抓他了。黄眉认为计策很好,就四下出击追杀跟随姚襄的百姓,掳掠其子女,抢百姓的牛羊和粮食,一时烟尘四起,哭声遍野。姚襄听说后,气愤异常,决心要和前秦军决一死战。智通劝说道,这是前秦的计谋,就是要引你出战,你千万不能去!但是姚襄不忍心见死不救,决定出战。姚襄出寨之后,邓羌就往后撤退。姚襄不考虑后果,领兵一直追了三十里。这时,黄眉的伏兵包围了姚襄,与邓羌一起夹击,姚襄军大乱。姚襄因马被弓箭射死被俘。这就是“忿速,可侮也;爱民,可烦也”。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行军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解读

本节讲述在各种地形上行军时处置军队的措施。刘备统军攻汉中时,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斩夏侯渊及刺史赵禺,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夏侯渊死后,魏军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主帅。第二天,刘备想渡汉水来攻。曹军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说:“这样结阵是向敌人示弱,肯定不能打败敌人,不算是好计策。不如远离汉水摆下阵势,引诱敌人前来,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时再攻击,这样就可以打败刘备了。”郭淮在汉水以北列阵,想等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刘备识破此计,隔水相持而不渡。刘备和郭淮双方都明白“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的道理,所以一方以此设计谋,另一方也以此识破了计谋。

原文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解读

本节讲军队在各种地形上驻扎时的处置。《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中,马谡就是因为不懂安营扎寨的地形而失去街亭的。

诸葛亮料知司马懿必取街亭后,派马谡和王平去守。二人拜辞引兵而去。诸葛亮仍恐二人有失,就又派高翔、魏延接应。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道:“丞相何故多心,这么偏僻,魏兵如何敢来!”王平说:“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在这五条道路的交叉口下寨;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马谡说:“这路口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有一座山,四面皆不相连,而且树木极茂盛,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在山上屯军。”王平劝道:“参军差矣。如果在路口驻军,筑起城墙,对方就是有十万大军,也不能越过;如果弃此要冲,屯兵于山上,如果魏兵突然而至,四面围定,如何才能保得住?”马谡大笑说:“你真是妇人之见!兵法上说:‘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如果魏兵到来,我教他片甲不回!”王平说:“我经常跟随丞相出征打仗,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据我看来,这座山乃是绝地,如果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就会不战自乱。”马谡说:“你别乱说!孙子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就会以一当百。我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且向我请教,你为什么推三阻四!”王平不从,马谡就分了他五千人。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日夜兼程差人去禀报孔明。而司马懿那边呢,则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叮嘱说若街亭有兵守御,就按兵不动。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来向父亲汇报说:“街亭有兵把守。”司马懿叹道:“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司马昭笑道:“父亲何故这么气馁?据我看来,街亭易取。道路要冲并无寨栅,军队皆驻扎在山上。”司马懿大喜:“若兵果在山上,乃天助我也!”又让人打听是谁引兵守街亭。得知是马谡后,司马懿笑道:“徒有虚名,庸才一个!诸葛亮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探听周围守军情况,命张郃引军挡住王平;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马谡驻守的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马谡大怒,杀死两员将领,以示惩戒。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冲击魏兵。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马谡见势不妙,令军士紧守寨门,只等外应。而王平见魏兵到来,就引军来救,正遇张郃;战有数十余回合,王平力穷势孤,只得退去。魏兵围困不解,山上无水,军不得食,蜀军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向西逃奔。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解读

本节讲的是相敌之术,即通过敌人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来判断敌人的行为。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吐蕃入侵唐朝边境,屡屡受挫于名将李晟,吐蕃首领尚结赞对手下言道:“唐朝的名将,唯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尚结赞设计了一个鸿门宴,要让大唐名将落入他的圈套。吐蕃多次要求与大唐会盟,归还了盐、夏二州表示诚意,唐徳宗考虑再三,决定派浑瑊主持这次唐蕃会盟。浑瑊上奏说:“如果我方大军陈兵边境,吐蕃害怕讨伐他们,请求会盟,那也没什么不对。但是现在对我方一无所求,却想会盟,这恐怕是耍计谋。”皇帝不听。贞元三年,唐蕃会盟于平凉县西三十里。浑瑊率领两万人驻扎在平凉,自己带三千人赴盟。应尚结赞的要求,浑瑊等人入幕更换礼服。突然间,鼓声四起,数万吐蕃伏兵蜂拥而上,浑瑊久经战阵,赶紧从幕后逃出,抢到一匹没有马镫的战马,突围而出。浑瑊武功卓绝,又有唐军接应,得以幸免,其他自副使崔汉衡以下,全都陷入吐蕃人手中。平凉劫盟,唐军战死五百,被俘一千余人,损失惨重。浑瑊回朝后向皇帝请罪,皇帝丝毫没有加以责怪,依然让他带兵抵抗吐蕃进犯,浑瑊不负所望,为大唐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吐蕃只能望而兴叹,染指中原的梦想化为了泡影。皇帝之所以不听从浑瑊的意见,是因为他不懂得“辞卑而益备者,进也”的道理。

原文

兵非贵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解读

本节阐述作战时对军队、尤其是将领的要求。春秋时,鲁成公二年的春天,齐顷公统率大军,进攻鲁国,接着又乘胜进攻卫国。鲁、卫两国都向晋国求援,晋景公就派郤克为中军主将,领兵前去抵抗齐军。六月间,晋国和鲁、卫两国的联军,挺进到靡笄山下。齐顷公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派人出阵挑战。齐将高固也冲进晋军,耀武扬威,回营后,还在全营各处走马兜圈,高叫:“欲勇者,贾余余勇!”意思是说我的勇气多得很,用不了,想变得勇敢的,就向我买好了。接着交成双方约定:明天早晨决战。第二天,双方军队在鞌列阵会战。齐顷公嚷道:“我们且歼灭了敌人再回来吃早饭!”他连战马身上的甲都不披,就冲出战斗。因为将领过于轻敌,导致齐军大败,骄傲的齐顷公险些被俘。齐顷公和他的军队为本节的内容提供了形象的反面案例。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解读

本节讲对待士兵和百姓的方法,总而言之要达到的效果是“与众相得”,这也就是《计篇》中讲的“令民与上同意”。所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如果军事脱离群众,不但得不到群众的援助,而且还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晋文公回国当上君主后,致力于训练民众,两年之后想使用他们。子犯说:“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也没有安居乐业。”于是,护送周襄王回国复位,让人民知道事君的大义。他又积极为人民谋利,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此时,晋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我们也还没有向他们宣传信的作用。”于是晋文公征伐一个叫作“原”的小国,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就撤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表明他的诚实和信用。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影响下,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晋文公说:“现在可以使用老百姓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懂得礼仪,没有恭敬之心。”于是,晋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现礼仪的威严,设置执法官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少长有礼。直到这时,晋文公才开始使用他们。城濮一战,迫使楚国撤兵,解了宋国之围,晋文公也因此而最终称霸诸侯。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地形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解读

本节描述各种不同的地形,以及在各种地形上军队的部署和措置。公元620年七月,为统一全国,李世民亲率大军自关中出发,进攻盘踞洛阳自号为“郑”帝的王世充。王世充向占据河北的夏帝窦建德求助,窦率领三十万大军一路攻陷管城,推进到牛口。李世民得知窦建德来救王世充的消息,让他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围洛阳,自己则亲率精兵三千五百人迅速东进占据武牢关天险,以阻窦建德西进,同时也切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系。李世民深知地理对战争的作用和武牢关一带的地理形势。李世民要把窦建德挡在武牢关这一大门之外。唐军闭城不出,武牢关又是居高临下的天险,窦建德的大军在武牢关下逡巡数月找不到唐军主力,又不敢贸然进攻,急得窦建德无计可施。这时,李世民悄悄派出一支部队绕到窦军主力背后,截断了窦军运送粮草的通道。武牢关北即为黄河,黄河北岸滩涂水草丰美,他让兵士将一批战马弄到黄河北岸放牧,故意让窦建德能够看到。窦建德见唐军已牧马河北,断定唐军已无粮草,遂向唐军发动了最后进攻。窦建德的军队在汜水东岸摆开阵势,战阵竟有二十余里,自早晨至正午,鼓噪呐喊,欲与唐军决战。李世民仔细观察了对方的情况,吩咐手下闭门不战。等李世民看到窦军有的躺在地上休息,有的争着到河里喝水,军阵已乱,章法全无,遂下令全线出击。窦军猝不及防,全线溃散,唐军深入窦军阵中反复冲杀,斩获甚多,最终生擒窦建德,为唐王朝的建立赢下了关键的一仗。李世民占据的武牢关,应该说属于上述几种地形中的“隘”。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解读

本节分析军队打败仗的几种情况。唐代长庆初年,朝廷任命田布率领魏地的士兵去讨伐王廷凑。田布在魏地,魏人轻视他,数万人乘着驴进入军营、参加操练,田布禁止不了。几个月后,王廷凑和田布双方要作战,结果田布这边的士兵纷纷溃散。田布自刎而死。田布这种情况,属于“弛”。周定王十年(前597),楚庄王讨伐郑国,迫郑归降于楚。正当楚围郑之际,晋景公派荀林父率上、中、下三军救郑。晋军进至黄河边,听说郑已降楚,本不想与楚决战的荀林父,以救郑不及为由,欲引军而还。上军主将士会亦认为,楚国内部稳定,军队训练有素,不可与楚争锋。中军副将先縠则认为,面对强敌而退,将使晋失霸业,反对避战回师,且刚愎自用,不待命而行,竟自率中军一部渡河。荀林父唯恐因“师不用命”而有“失属亡师”之罪,被迫令全军尽渡,南进至邲地,扎营于敖、鄗二山之间。楚军得知晋军渡河而来,楚庄王近臣伍参建议与晋交战,楚庄王及孙叔敖则鉴于征服郑国的目的已达,无意与晋决战,率军南撤。之后伍参又向楚庄王进言: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先縠刚愎自用,不听指挥,将帅矛盾,晋军必败。楚庄王决心趁此击败晋国,使郑国坚意附楚,随即改命孙叔敖停止撤退,转而回师北上,与晋决战。晋国魏锜、赵旃求公族大夫和卿之职未得,挟私怨欲败荀林父之功,就请求和楚国谈判。可是二人到了楚军大营后,并不讲和,而是发出挑战。晋上军主将士会、副将郤克判定魏锜、赵旃此行必定激怒楚师,即命上军大夫巩朔、韩穿率军设伏七处于敖山之下,以为应急之需,并建议全军预做迎战准备,却遭到先縠反对。荀林父正待楚使来盟,不料楚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全军后撤,先渡河者有赏。晋上军设伏未动,中军、下军纷纷向河边溃逃。晋军失去统一指挥,在楚军追击之下,溃不成军,多有死伤。晋上军虽设伏抗击楚军,亦虑寡不敌众,不敢恋战,主将亲自殿后,故能从容撤退,损失较小。在这次战役中,晋国失败主要是遇上了“崩”这种情况。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解读

本节讲地形在用兵中起到的辅助作用。唐代裴行俭讨伐突厥时,有一次晚上刚刚扎好营盘、挖好深堑,却又突然下令把大寨移到高冈上去。将士们都很不高兴,认为不能再劳累士兵了。可是裴行俭态度坚决,下令火速转移。当天晚上,暴风雨突然降临,之前扎营的地方,洪水有一丈多深,众将士这才惊服。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湖南江华县瑶族首领赵金龙不满清朝官吏的压榨,率众举行反清起义。起义军利用自己习于山地作战的优势,屡次挫败清军的进攻。次年四月,湖南巡抚卢坤、湖北提督罗思举受命前往镇压起义军。罗思举根据清军不习山地作战,而瑶民不利平地水陆作战的特点,建议兵分三路:一路潜出新田县断起义军南逃之路,一路从北面的桂阳县夹攻,一路切断其西通零陵、桂阳的小路。清军三路同时出击,起义军被迫东进至地势平易的常宁羊泉镇。这样,起义军集中于一地,又失去了山地作战的特长。在清军的合围下,起义军失败。可见,地形对作战的重要性,为将者不可不察。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解读

本节讲如何爱护士兵和使用士兵。从古至今,用兵作战都强调爱护士兵,名将也都懂得爱兵的重要性。爱兵之法,最好莫如爱抚和教戒。吴起,向来以爱兵如子闻名于世。公元前412年,齐国举兵攻打鲁国,鲁国大夫仪修向鲁穆公推荐,用吴起为将,率兵两万,以拒齐师。吴起受命之后,决心大败齐国,扬名于世。他为了激励部队的士气,誓与士卒共甘苦。他同士卒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卧不设席,行不骑乘;见士卒扛着粮食很沉重,他便去帮助扛;有的士兵作战负了伤,伤口化了脓,他亲自去给排脓上药。吴起为士卒排脓上药的事,最为有名。有一位士卒的母亲,听说吴将军为她的儿子吸脓,她便大哭起来。有人问她:“你儿子是无名小卒,吴将军为你儿子吸脓,你不感到幸运,为何痛哭流涕呢?”这位母亲说:“往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脓,他父亲英勇地战死在战场上,今日将军又为孩子吸脓,岂不是又要战死吗?”鲁国军队在吴起的爱抚和感化下,士卒们个个都把他当作父亲一样看待,也都愿意受他驱使,奋勇杀敌。吴起超常的爱兵行为,激励了士气,也迷惑了敌人,掩护了自己的作战意图。吴起率军到指定地域之后,便安营扎寨,组织防御,无论齐军怎么引诱、挑衅,也不肯与之交锋。齐军主将田和,劳师远袭,经不住长久的拖延,就先派人乔装到鲁军中观其虚实。当间谍人员把吴起与军士中之最低贱者席地而坐、分羹同食的情况禀报田和后,田和便以将尊士卑的老眼光断言:吴起不会用兵,非将之才。随后,田和又遣一个手下将领,假称愿意讲和,到了吴起军中,刺探吴起的战备情况。吴起将计就计,以强示弱,把精锐的兵马隐藏起来,让那些老弱病残守着中军,厚待来使,待来使离去,吴起就马上调兵遣将,分作三路,尾其后而行。田和听了探子的回报,以为鲁军弱无斗志,便松懈起来,准备三天之内出兵对阵。可是,第二天拂晓,忽听辕门鼓声大振,鲁军突然杀到。齐军毫无准备,顿时大乱,望风而逃。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解读

本节为本篇总结,强调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方能百战百胜。孙武在整部书中都特别强调要了解敌人,了解自己,了解地形,了解天时,掌握敌我双方的全局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确定战略战术。如此,才能保证胜利。南宋绍兴年间,岳飞受命去收复被金人的傀儡政权所占领的襄阳、邓州等地。襄阳左临襄江,右面是旷野。驻守襄阳的守将李成有勇无谋,把骑兵布防在江边上,却命令步兵驻扎在平地上。岳飞了解了李成的布防情况后,破敌之计了然于胸:江边乱石林立,道路狭窄,正是步兵用武之地,他命令部将王贵利用江边的地形,率领步兵,用长枪攻击李成的骑兵;敌人的步兵列阵平野,他命令部将牛皋率骑兵冲击敌方步兵,不获全胜不得收兵。战斗开始后,王贵率步兵冲入李成布防在江岸的骑兵队伍中,长枪直往敌人骑兵的战马腹部刺去,战马应枪而倒。江边道路崎岖狭窄,前面的战马倒毙后,后面的战马无路可走,也纷纷跌倒,许多战马被迫跳入水中,李成的骑兵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牛皋是员猛将,他率领铁骑向李成的步兵发起冲击,李成的步兵连招架之力都没有,纷纷丧命铁蹄之下,转瞬之间,步兵队伍就全线崩溃。李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队伍土崩瓦解,只好掉转马头,弃城而走,岳飞顺利地收复了襄阳城。岳飞这一战的胜利正是因为做到了知己知彼,善于利用地理等优势。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解读

本节论九地的名目和相应的作战方法。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来袭,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汦水河,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认为他不懂兵法。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韩信是深明“死地则战”的道理的。

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解读

本节讲在战场上善于用兵之人应有的表现,强调“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全国,要平定萧铣。萧铣是南朝梁代的宗室,隋朝灭亡后,萧铣在江陵称帝,招兵买马、拉拢隋朝旧臣,成为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李靖针对萧铣弱点,制订了进攻萧铣的十条军事计划,并让赵郡王李孝恭进献李渊过目。李渊阅后大喜,遂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摄行军长史,协助李孝恭征讨萧铣。由于赵郡王缺乏作战经验,李靖成为军队的实际领导者。公元621年八月,长江三峡江水泛滥,舟船难行。众将劝李靖休战,待水退之后进兵。李靖力排众议,坚持即刻进兵,并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我军刚刚集结,萧铣尚未知晓,如果趁涨水之势,突然兵临城下,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再说,即便萧铣醒悟,仓促征兵,但为时已晚,必被生擒。”他率领大军顺江而下,很快就攻陷了荆门、宜都。萧铣慌乱中派出大将文士弘前往拒敌。李孝恭见进军顺利、连下数城,认为敌军不堪一击,遂不听李靖劝阻,亲领大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回,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弃了许多军用物资。文士弘欣喜若狂,大肆抢夺唐军物资,致使军队一片混乱。李靖见此情形,果断利用敌军哄抢混乱之机,下令大军出击,正在四处抢夺的敌军猝不及防,被唐军杀得大败。李靖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抵达江陵城下,把江陵围成铁桶一般。李靖命令将缴获的敌军战船弃入江中,任其顺流而下。众将不解,李靖解释道:“萧铣虽遭失败,然其占地广阔,军队甚多。我方孤军深入敌军腹地,主城未破,倘若敌人援军到来,我方必然腹背受敌,胜负则将难料。若让船只顺流而下,援军见此情形,必认定江陵已破,延缓救援脚步。我则趁此时机攻城,萧铣孤军守城,又见援军未至,就有出城投降的可能。”众将听后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战事的发展正如李靖所料,在唐军强大攻势下,萧铣见援军未到,只好出城投降。李靖力排众议,坚持江水泛滥时发起进攻,是因为他懂得“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僵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解读

本节论述我军深入敌境后的情形和应当采取的作战方法。军队深入敌境,不怕士兵逃亡,只愁粮草不继。所以孙武在这里说:“掠于饶野,三军足食。”也就是说,深入敌国后,首先要掠夺他们的富饶的田野,就地征粮。人一日不食,就会挨饿,何况三军之众,所需极多,而且远道运输,并非旦夕可到。深入敌境,还要注意休养生息,以积蓄力量,准备战斗。所以孙武说:“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在汉武帝反击匈奴之前,汉朝主要以“和亲”政策来避免匈奴的大规模进攻,但这种被动防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武帝决心依靠强大的骑兵部队实施主动出击。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卫青、李广等四将各率万骑分四路向匈奴进发,这是汉军首次以骑兵大兵团深入凶奴境内寻敌作战。之后,汉武帝连续派卫青、霍去病以骑兵大兵团奔袭战略战术深入敌境作战。公元前121年,为了彻底控制河西走廊地区,汉武帝决定发动河西之战,此战是霍去病第一次作为汉军集团军最高指挥官指挥作战,此战中他把汉军大兵团远程大奔袭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霍去病领一万铁骑,出陇西对河西地区的匈奴诸部发起攻击。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推进,六天时间席卷了匈奴五国,大败休屠王、浑邪王部,过焉支山向西北掩杀了近千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共斩俘八万九千多人,缴获了休屠王祭祀用的金人。霍去病采取远距离机动迂回包抄敌之侧翼和后方,连续快速奔杀,就地补充后勤取食于敌等战略战术,孤军穿插于敌境纵深,纵横几千里如入无人之境,在最短的时间,以自己最有效的战斗力,在敌人最想不到的地方给敌人最大程度的杀伤。匈奴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快速突击性和机动性在霍去病的千里雷霆下荡然无存,这对匈奴人的心理造成极大震慑。霍去病的成功也在于他能就地补充军需物资,“并气积力”,选取精悍士兵一举攻溃匈奴。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解读

本节论述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古代作战主要靠军队方阵的整体力量,因此将领十分注重部队上下齐心协力,使三军将士团结成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那样既整齐又灵活。要做到“齐勇若一”,除了在战斗中使用军令之外,古代将领还综合运用多种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其中战前誓师就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办法。夏、商、周时期军队征战前就有誓师的习惯。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在双方交战之前,周武王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大会,声讨商纣王的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并严申军纪军令,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誓师仪式极大地鼓舞了联军将士的斗志,同时明确了具体的作战规则,这都是为了达到“齐勇若一”的目的。双方开战以后,武王命令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饱受纣王暴政之苦,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乘势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迅速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都城,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齐勇若一”绝非关键时刻的权宜之计,而是治理军队的长久之策。

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民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民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解读

本节讲将帅在深入敌境后应该如何去做。“使民无识”、“使民不得虑”,我们可以用前面所举裴行俭的例子说明。唐代裴行俭讨伐突厥时,有一次在晚上刚刚扎好营盘,深堑壁垒刚刚挖好,却又突然下令把大寨移到高冈上去。当天晚上,暴风雨突然降临,以前扎营的场所,洪水有一丈多深。有的士兵就问他:“您怎么知道会有暴风雨的?”裴行俭笑着说:“你们听我命令就行了,何必管我怎么知道的呢。”本节所说的“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意思相同,都是让士兵有进无退。关于破釜沉舟,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被秦军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后,接连四十六天按兵不动,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欲决一死战,没有后退的打算。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包围秦军,并截断秦军与外界的通道。楚军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但早在这之前四百多年,也有人用过此计大获胜利。公元前625年,秦国攻打晋国,以孟明视为将领。主将孟明视曾在公元前627年奉命率师袭郑,回师经崤山时,为晋所袭,兵败被俘,靠晋文公夫人帮助才得以逃回秦国。但他仍为秦穆公所重用,再度率师伐晋,又失败了。这次孟明视从茅津渡河后将船全部烧毁,背水一战,大败晋军,占领王官等地。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解读

本节分析我军深入敌境后的各种情况,指出在敌国不同地形上的不同处理方法。北魏末,大都督尔朱荣为控制朝政,杀害皇族王公及大臣两千余人。魏孝庄帝派人杀死尔朱荣,其弟尔朱兆闻讯带兵攻陷京都洛阳,把孝庄帝杀死。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高欢,从信都起兵讨伐尔朱兆。公元531年十月,高欢以朝政被尔朱氏控制为由,另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即位于信都城西。同年十一月,高欢引兵南下攻邺,相州刺史刘诞据城固守。高欢猛攻邺城,令将士挖地道通到城下。城下地道用木柱顶住,然后一齐烧柱,柱焚城陷。高欢的军队攻入城内,生擒刘诞。三月,高欢所立魏帝元朗率百官移都邺城,与尔朱氏所立魏帝元恭形成对峙局面。尔朱氏起兵讨伐高欢,尔朱兆自晋阳,尔朱天光自长安,尔朱度律自洛阳,尔朱仲元自东郡四路大军,会集安阳,号称二十万,沿洹水两岸安营扎寨。高欢战马不足两千匹,步兵不足三万人,与对方差距甚大。他决定背水一战,把军队布置在韩陵山,摆成圆阵,并弄来许多牛和驴,把它们用绳子连起来,堵塞在通往邺城的路上。将士们一看,通路被堵住了,只有死战,就四面奋击,把敌方四路人马杀得大败。

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解读

本节可以说是对上文的总结,再次强调在敌境内作战时伐交、地形、向导等情况,强调军队的整体作用,强调要使军队有进无退,提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代进攻属于北魏的涡阳,军队将领是曹仲宗,陈庆之担任假节,假节的意思是“皇帝的代表”。北魏为解涡阳之围,派征南将军元昭率领十五万人马增援。北魏援军的先头部队行进到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提议主动出击,打击北魏军。曹仲宗的参军韦放却极力反对,他认为敌军先头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此战如果南梁取胜,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失败,则对士气造成沉重打击,所以最好以逸待劳,不要冒险进攻。陈庆之说:“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且现在离我们还比较远,必然松懈,加上他们和主力部队脱节,没有后援,所处之地草木茂盛,夜晚必然不敢出来巡逻。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偷袭敌人的最好时机,如果你们不敢去,我愿意独自前往。”曹仲宗同意韦放的意见,但是他虽然是主帅,也不敢当面反驳身为皇帝亲信又持有节杖(作用相当于尚方宝剑)的陈庆之,所以不置可否。于是陈庆之带领部下几百人,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打败敌军。这一仗给北魏军的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以至于北魏军的增援并没能扭转涡阳战场的局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涡阳之战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双方军队都已接近强弩之末。此时北魏军又派来了增援部队,并且在梁军的后方开始修筑工事。曹仲宗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加上此时梁军已无斗志,于是准备撤军。陈庆之听说这个消息后,拿着皇帝赐予的节杖站在营门口慷慨陈词:“我们这次出兵,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国家巨额的钱粮,经历了无数战斗。现在,你们竟然不考虑如何获胜,而想着撤军,你们这哪里是想着为国家立功,不过是借行军之名,进行抢掠罢了。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现在如果你们执意要撤退,我只好拿出皇帝赐给我的密诏,依照密诏中的指示行事了。”曹仲宗没有坚持撤退的主张。而陈庆之经过这次营门陈词,已经实际取得了梁军的指挥权。当时北魏军在梁军周围已经筑起十三座堡垒,互成掎角之势。于是陈庆之挑选军中的精锐,趁夜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而出,连夜攻击敌军堡垒,一夜就攻陷四座堡垒,涡阳守将开城投降。北魏军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仍然雄厚,陈庆之乘胜出击,将斩获敌人的头颅悬挂在阵前,击鼓呐喊,猛烈攻击敌阵。北魏军被这种声势吓破了胆,加上涡阳已经陷落,所以剩下的九座堡垒瞬间瓦解,北魏军大规模溃败。

原文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解读

本节简明扼要地总论从制定战略到战胜敌人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本书第一篇到这一篇的总结。之所以在这一篇的末尾作总结,是因为下面的两篇论述的是战争中所用战术的两个特例:火攻和用间,已经不属于《孙子兵法》在此以前所论述的战争的一般规律了。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分析一下存亡、死生的条件转化。孙子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战争的真理,历代名将都把它奉为格言,善于运用这一原则的,基本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如前面我们举过的韩信,他在井陉口背水作战,大破赵军,生擒赵王歇。战后,部下问他取胜的道理,他回答说:“这本来也在兵法中,只是诸君没有注意罢了。”他引用的,就是这两句话。这是韩信善于运用《孙子兵法》这一原则,取得胜利的范例。但也有因为死守教条,遭到惨败的,如我们前面举过的失街亭的马谡。他违背丞相诸葛亮的节度,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堡,拒绝副将王平的建议,自以为驻军山上,被敌人包围,可以收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魏国大将张郃利用地形,先断绝汲水,然后派兵包围。马谡被困山上,水道断绝,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全军的瓦解。总之,战争的原则是一定的,但要灵活运用,正如斯大林所说,“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火攻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解读

本节讲火攻的形式和条件。利用火力进攻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并不常用。本节提出了火攻的五大形式,以备火攻时选择。形式的选择,应该是集中在敌人的作战力量上。对于与作战无关的人和物,都不应该滥施焚烧。否则放火失当,殃及平民,会激起公愤。关于放火的条件,是指有风的日子。古代把天体可见的星分为二十八组,叫作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有七宿。在东方的总称“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在西方的总称“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在南方的总称“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在北方的总称“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四个位置时容易起风,这是古代观察天象的人,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原文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解读

本节讲要根据火攻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置方式。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皇甫嵩率兵讨伐。黄巾军将领波才率大兵包围了皇甫嵩所在的长社。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人数的多寡。现在贼依草结营,容易起火。如果晚上我们用火攻,他们必定会惊慌扰乱。我们再出兵把他们包围,就能够取得大功。”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在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公元353年,羌人酋长姚襄叛晋,东晋将领江逌奉命领兵攻打羌兵。羌兵凭借雄厚的兵力和坚固阵地顽抗。江逌心想,用强攻恐怕难以取胜。于是,想出了“火鸡阵”的妙计。他命人找来数百只大公鸡,用长绳将其连住,然后把硫黄等易燃物系在鸡的身上,准备实施火攻。进攻发起后,点燃鸡身上的硫黄,受惊的鸡群奔向敌营,加上鸡翅拍击,火势更猛,顿时敌营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江逌乘势率兵而上,一举打败羌兵。

原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解读

实施火攻也必须和士兵的进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本节论述国君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有利可图才可用兵,切不可因为一时气愤,就大举进攻,这样会丧师失地。三国时期,关羽被孙吴杀死,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一气之下,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战争。吴国将领陆逊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进行分析后,指出刘备兵力强盛,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才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蜀军将士的斗志逐渐涣散松懈,失去主动优势地位。当时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他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未能奏效,但使陆逊从中找到破敌之法:火攻连营。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陆逊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切断蜀军退路。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刘备因为违反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所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陆逊则谨慎小心,并懂得与士兵密切配合,及时抓住刘备在军队部署上的重大失误,果断实施火攻,一举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解读全解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解读

本节论述间谍的重要作用。韦孝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将领,善于抚慰部下,而且深得人心。韦孝宽善于用间谍,他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为之尽力效命,也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当时有一个叫许盆的将领,韦孝宽把他视为心腹。他奉韦孝宽之命去镇守一城,领命后却投降了北齐。韦孝宽大怒,派间谍前去刺杀他,间谍很快就把叛将的脑袋拎回来了。东魏将军段琛据守宜阳,命扬州刺史牛道恒煽动边民滋事。韦孝宽深感困扰,于是暗中派人秘密偷取牛道恒的手迹,让善于模仿笔迹的人临摹牛道恒的字迹,伪造一封牛道恒写给韦孝宽的书信,信中表明有归降的意愿,并且故意在信纸上留下蜡迹,好像在烛火下写的这封信,再命间谍将信送交段琛。段琛得到信后,果然对牛道恒的忠诚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

原文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解读

本节指出用间的种类。宋高宗绍兴四年,即公元1134年,金军与伪齐刘豫相互勾结,分道入侵南宋边境。宋高宗命当时的守将韩世忠严饬守备,准备迎敌。韩世忠就率部进驻扬州西北的大仪,阻挡敌人的骑兵,并伐木为栅,自断归路,表示在此决一死战。这时,正好碰上朝中的投降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想向金朝求和。韩世忠便命令部下撤毁锅灶,并骗魏良臣说接到皇帝诏书,要撤军移防,扼守长江。魏良臣信以为真,策马疾驰而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经出了宋朝边境,便翻身上马,命令全军说:“朝我的马鞭所指的方向前进!”于是,引军再次进驻大仪,分设五个主阵地,设置伏兵二十多处,相约听到击鼓声后,同时发起进攻。魏良臣到达金人营地后,金人询问魏良臣有关宋军部署的情形,魏良臣都一一据实相告。金朝大将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退兵,非常高兴,遂率部进至长江口距大仪五里之处;偏将挞孛也带领骑兵来到韩世忠军队的东面。韩世忠见金军已进入伏击范围内,便挥旗击鼓。顿时,埋伏的士兵蜂拥而出,宋军的旗帜与金人的旗帜混杂一起,金兵顿时大乱,宋军乘胜猛攻,宋军各持一柄长斧,上砍敌人胸部,下削敌骑马脚。敌骑兵陷入泥沼之中,韩世忠指挥骑兵四出践踏,金军人马死伤惨重,挞孛也等人被生擒。

原文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解读

本节讲间谍的用法和用间的秘诀及其纪律。公元626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南下,一路上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抵达长安郊外渭水北岸。是时,长安城中仅有数万守军,李世民不得不率中书令房玄龄、侍中高士廉等六人来到渭水,与颉利可汗订立“渭水之盟”,答应每年给颉利进贡。经过三年休养生息之后,李世民决定北伐突厥以雪“渭水之耻”。他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全权节制另外四路总管,从五路进击突厥。贞观四年(630)正月,李靖亲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发,急驰到恶阳岭,距颉利可汗的都城定襄仅有数里之遥。李靖敢于孤军深入,而且进军神速,令颉利可汗大惊失色。颉利对部下道:“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李靖不等颉利有喘息之机,便发动铁骑猛攻定襄。颉利措手不及,只得狼狈出逃。时值严冬,颉利可汗逃到铁山,极为窘迫,就遣使至长安向李世民求和,表示愿举国归附。其实这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想等到春暖之后草青马肥,再与唐军大战。李世民答应与颉利讲和,并派鸿胪卿唐俭为使者到铁山抚慰突厥部众。李靖此时正驻扎于白道,送走路过此地的唐俭,李靖即对部下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逃至大漠以北,联合回纥、薛延陀等族众,再想消灭就难了。今皇上诏使至其处,颉利必会宽心,不再防备。若选精兵一万,带二十天的口粮,迅速袭击之,颉利可不战而擒。”当时还有将领对此有些疑虑,认为皇帝已经答应与颉利议和,而且也派出和谈使节唐俭。如果对颉利发动突然袭击,有抗旨之嫌。再说,唐俭已到突厥营地,如果突袭颉利,则唐俭性命休矣。李靖解释说,皇帝并没有专门下诏令大军暂停进攻,作为大将,应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攻守事宜。只要能彻底消灭突厥,此时也顾不得唐俭了。于是,李靖亲率一万精兵随唐俭之后北进,至阴山全歼突厥的一部巡逻骑兵,而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颉利的牙帐。此时颉利因李世民答应与其讲和而扬扬自得,忽闻唐军从天而降,仓促之间,难以集合兵力迎战,只得骑上一匹千里马逃跑了。没过几天,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虏。

原文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解读

本节讲需要靠间谍获得的信息。让间谍获取这些信息,其实就是为了“知彼”。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十五回“木罂渡军计擒魏豹背水列阵诱斩陈余”中,就有一段刘邦问郦食其对方将领是谁的描写,现简述如下:刘邦的手下魏豹背叛,他自以为待魏豹不薄,就让郦食其去劝他回头,可是魏豹死活不肯。刘邦大怒,就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同曹参、灌婴二将,统兵讨魏。待韩信等已经出发,又问郦食其:“魏豹竟敢叛我,想必有恃无恐,究竟他命何人为大将?”郦食其回答说:“闻他大将叫作柏直。”刘邦手捻胡须大笑道:“柏直乃是黄口小儿,怎能挡我韩信,还有骑将为谁?”郦食其又答是冯敬。刘邦说:“冯敬颇有贤名,可惜缺少战略,也不能挡住灌婴,此外只有步将了。”郦食其回答道:“步将叫作项它。”汉王大喜道:“这也不能挡我曹参,我可无虑了!”刘邦预料十分准确,后来韩信等果然生擒魏豹。

原文

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解读

本节专门论述反间的重要作用。前面所引赵奢与秦国阏与之战中,赵奢就用了反间计。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周瑜也用了反间计。周瑜运用反间计的情况,《三十六计》中将会详细介绍。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也是用的反间计。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只有范增一人。离间这位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人,的确相当有难度,但难不倒陈平。一次项羽的使者来访,陈平故意十分热诚地接待。大鱼大肉,又加之美女歌舞助兴。后来弄清楚他是项羽的使者后,招待人员就此突然翻脸,撤下珍馐美女,换上粗茶淡饭,当着使者的面说,我们还以为你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使者回去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向项羽作了禀报,头脑简单的项羽当然怒火中烧,就此丧失了对范增的信任。后来范增几次直言相谏,更是惹得霸王不高兴,终于被项羽驱逐。范增那时已经七十多岁,受了闷气,加上背上毒疮发作,不久就死去了。范增一死,项羽没有了高明的谋臣,覆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原文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解读

本节为全篇总结,指出用上智为间肯定能够建立伟业。晋楚鄢陵之战时,楚共王登上巢车观望晋军的动静,太宰伯州犁在楚王后面陪着。伯州犁本来是晋国伯宗之子,伯宗在晋被害后,伯州犁逃往楚国,他对晋国的事情非常了解。楚王问道:“晋军正驾着兵车左右奔跑,这是怎么回事?”伯州犁回答说:“是召集军官。”楚王说:“那些人都到中军集合了。”伯州犁说:“这是在开会商量。”楚王说:“搭起帐幕了。”伯州犁说:“这是晋军虔诚地向先君卜吉凶。”楚王说:“撤去帐幕了。”伯州犁说:“快要发布命令了。”楚王说:“非常喧闹,而且尘土飞扬。”伯州犁说:“这是准备填井平灶,摆开阵势。”楚王说:“都登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拿着武器下车了。”伯州犁说:“这是听取主帅发布誓师令。”楚王问道:“要开战了吗?”伯州犁回答说:“还不知道。”楚王说:“又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都下来了。”伯州犁说:“这是战前向神祈祷。”伯州犁把晋侯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楚共王。苗贲皇则在晋厉公身旁,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苗贲皇是楚国令尹斗椒之子斗椒在若敖氏叛乱中被楚庄王所杀,苗贲皇畏罪逃到晋国,他对楚国的事情非常了解。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苗贲皇对晋厉公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了。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亲兵,一定能把他们打得大败。”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结果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散。在这次战争中,晋国和楚国双方都有高明的间谍在,所以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但仍然有胜败之分,这是因为双方国力、将领、军队素质以及这两个间谍对核心问题把握能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