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地篇翻译题解案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18:56

“九地”即指散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针对不同的地形条件,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机智灵活地采取策略对敌。将帅要取得战净的胜利,就要实施主动灵活的作战指导,即进入不同的地域就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方针,遇到不同的情况就要采取不同的战法。同时,作为将帅,还要了解和掌握各种人员的思想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战略战术。

孙子兵法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在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以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从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交地是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丁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从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敌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至,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身则恬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之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最风,共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从,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说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也。吾将使之属,争地,吾钭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钭继其食;圮地,吾钭时其涂;围地,吾钭塞其阙,死地,吾钭示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是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次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已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扔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不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默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一般规律,战场的地形种类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的战地,叫作“散地”;进入敌境不远的战地,叫作“轻地”;我军先占领于我有利,敌军先占领于敌有利的战地,叫作“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战地,叫作“交地”;与多国毗邻,谁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战地,叫作“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战地,叫作“重地”;山高水险、林木森严、池沼错综,难于通行的战地,叫作“圮地”;行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军能以少击众的战地,叫作“围地”;奋起速战就能生存,不奋起速战就会全军覆灭的战地,叫作“死地”。因此,处于散地不宜作战,处于轻地不宜停留,处于争地不要勉强强攻,处于交地要保证队伍能相互策应而不被截断,进入衢地应该主动结交诸侯,深入重地要掠取军需物资,遇到圮地则必须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计脱险,置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军首尾不能相互策应,主力部队与非主力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军中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统属,士卒溃散而不能集合,即使集合也无法展开统一行动。于我有利就战,于我不利就不战。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敌军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前来进攻,该如何应付呢?”答案是:“先夺取敌人所必救的要害之处,这样敌人就不得不听任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作战的原则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从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防备虚懈的地方。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要越坚固,敌人就越难战胜我们。同时到敌国富饶的乡野掠取粮草,以保证我军的补给充足;要注意休整,使军队不过于劳顿,要保持士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要巧用计谋,使敌人无法揣测我军的虚实和意图。把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士卒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得呢?那样,全军将士也必然会竭尽全力与敌人殊死作战。这样当士卒真正深陷绝境时,就会无所畏惧;无路可走,军心反而会更加稳固;越是深入敌境,部队的凝聚力就越强;迫不得已时,将士们就会殊死战斗到底。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不用整治也会加强戒备,不用鼓励也能积极完成任务,不用约束也能亲密团结,不需要三令五申也能遵守法令。在军中禁止占卜迷信,要消除部属的疑虑,部属就至死也不会逃跑。士卒们不留多余的财物,并非他们不爱财物;士卒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并不是他们不想活命。作战命令下达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但一旦将他们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了。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生活在恒山的一种灵蛇。这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腹部,头尾都会来救应。有人问:“军队有可能指挥得像率然一样灵活吗?”答案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原本相互仇恨,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自然熟练。因此,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全军上下齐心协力、勇敢如一人,靠的是统兵治军有方。要使勇敢的人和怯弱的人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地形。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一样服从指挥,这是由于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如此。

作为统帅,考虑谋略要做到沉着冷静而又幽深莫测,管理部队要公正严明而又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行动一无所知;要能临时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真实用意;要不时变换驻地,故意迂回前进,使人无从推测意图;向部属下达作战命令要像登高抽去梯子一样,使士卒有进无退;率众深入敌国领土作战要像弩机射出的箭一样,准确捕捉战机,焚舟砸锅一往无前。指挥士卒要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来,驱过去,而不让他们知道究竟要到哪里去;集结全军要把他们置于险境,迫使全军拼死奋战。这是统帅的职责。各种地形的灵活运用,攻守进退的利害关系,士卒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将帅必须认真考察研究的问题。

在敌国境内作战时的规律是:进入敌境越深,军队就越要专一;进入敌境越难,军心就越容易涣散。进入敌境作战的地域称为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域叫作衢地;深入敌境后方的叫作重地;进入敌境不远的叫作轻地;背有险阻前有隘路的地域叫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域叫死地。因此,作战时在散地要统一军队意志;在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进争地要使后续部队迅速跟进;过交地要谨慎防守;在衢地要巩固与列国的结盟;入重地要保障军需供应;经圮地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理变化规律是:被包围就会合力抵御,不得已时就会殊死奋战,陷于深重危难境地就会非常听从指挥。

因此,不了解列国诸侯的战略企图,就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作战;不用当地人做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形之利。这些情况,如果有一项不了解,都不能算争王称霸的军队。真正强大的军队,进攻大国,行军迅猛得使敌国无法及时调动民众与集结军队;向敌人施以兵威,能使其盟国不能与之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

施行破格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上下就能如同指挥一个人一样。向部属布置作战任务,不要向他们说明意图;只告诉他们有利的条件,不必指出不利因素。把士卒置于危亡境地,才有可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入死地,才有可能起死回生。只有使士卒深陷绝境时,才可能转败为胜。

所以,指挥作战的关键,在于摸清敌人的意图,迷惑敌人,然后集中精锐兵力攻击敌人的要害,这样即使奔袭千里也可斩杀敌将,这便是通常说的机智能成就大事。

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停止与敌国使节往来;朝廷要反复计议考虑战争计划。一旦敌人出现可乘之机,就要迅速乘机攻取。首先夺取敌人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要灵活机动,依敌情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因此,在战前要静若处子,不露声色,诱使敌人放松警惕,门户大开;一旦开战则要动如脱兔,迅速异常,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注释】

①三属:属(zhǔ),连接。指敌我和其他诸侯国连接的地区。

②无止:止,停留。不要停留。

③争地则无攻:双方必争的要害地区,应先敌占领,若敌人已先占领,则不宜强攻。

④交地则无绝:绝,断绝。在“交地”要注意军队部署能互相策应以确保联系,不可断绝,以防敌人截击。

⑤衢地则合交:在“衢地”要同相邻诸侯国加强外交活动,结交诸侯。

⑥重地则掠:军队进入“重地”要征掠敌国的粮秣,保障自己部队的供给。

⑦死地则战:处于“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死地”,就应激励士卒殊死战斗,死中求生。

⑧古之善用兵者:汉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所谓古善战者。”

⑨众寡不相恃:使敌军的主力和小部队之间不能互相依靠和协同作战。

⑩贵贱不相救:使敌军的官兵之间不能相救应。贵贱,古时指地位高贵和地位低微的人,这时指将官与士卒。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爱,指敌人最关注、最重视的地方。指首先攻取敌人所必救的要害之处,敌人就会被迫听任我的摆布了。

由不虞之道:虞,预料。这句是说,要走敌人预料不到的道路。

为客之道:指进入敌境作战的原则。客,客军,即离开本国进入别国作战的军队。

深入则专,主人不克:专,专心一意;主人,被进攻的国家或军队;克,战胜。指深入到敌国境内,士兵就会专心一致不敢逃亡,只好拼命作战,敌军就会抵御不住。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指要注意休整,别让部队过于疲劳,要提高士气,积蓄力量。

为不可测:使敌人不可推测。汉简《孙子兵法》,测作贼。

投之无所往:投,投放、投置。把部队放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

死且不北:死也不会败退。

死焉不得:指士卒死都不怕了,哪还有什么不可得呢?

无所往则固:固,牢固,这里指军心稳定。别无去路时军心就稳固。

深入则拘:拘,束缚,这里指人心专一而不涣散。深入到敌国之后,士卒就不会散漫了。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修,即不用整顿、告诫。因此这样的军队不用整顿而会自动戒备。

禁祥去疑:祥,妖祥,这里指占卜等迷信活动。禁止迷信活动,消除疑虑和谣言。

无余命,非恶寿:恶,厌恶;寿,寿命。指士卒不怕死,并不是不想活下去。

偃卧者涕交颐:偃,仰倒;颐,面颊。

诸、刿:诸,专诸,春秋时吴国的勇士;刿(guì),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武士。

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

常山:即恒山。汉简《孙子兵法》中作恒山。恒山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是五岳中的北岳。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改为常。北周武帝时,又改称恒山。

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方,并列,指系在一起的意思。把马并排地系在一起,把车轮埋起来,想以此来稳定军队,是靠不住的。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政,这里是治理、领导的意思。使全军上下齐心协力、英勇奋战如同一人,才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坚持的原则要求。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要使强者和弱者都能发挥作用,在于适当地利用地形,使我军处于有利的态势。

携手若使一人:携手,提挈。提挈三军,就像使用一人那样容易。

静以幽,正以治:静,镇静,沉静;幽,深邃;正,严正,公正;治,治理,有条理。镇静以求深思,严正而有条理。

易其事,革其谋:易,改变,变化;革,变更,更新。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之,代词,指部属,军队。将帅授给部属的任务,要像叫人登高后抽去梯子那样,使他们能进而不能退。

发其机:扳动弩机,喻决战事。

屈伸之利:伸,伸展;屈,曲、不伸展。根据情况,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这样最为有利。

深则专,浅则散:指在敌国作战,深入则士卒一致,浅则士卒涣散。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离开本国,跨越邻国,进入敌国作战的地区,叫作“绝地”。

背固前隘者,围地也:前进困难,后退受阻,易被包围的地域叫围地。

固其结: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结,指结交诸侯。

塞其阙:阙(què),缺口。堵塞缺口,使士卒不得不拼死作战。

过则从:过,指深陷危境的意思。深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就容易指挥。

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九地的利害,有一不知,就不是霸王、王者的军队。四五者,曹操注:谓九地之利害。霸王之兵,是指强大的军队。

其众不得聚:指能使敌国军民来不及调动和集结。

不争天下之交:没有必要争着和别的国家结交。

不养天下之权:没有必要随便在别的国家培植自己的势力。

信己之私:信,伸,伸张;私,指自己的意图。伸张自己的战略意图。

隳:通“毁”,毁坏,毁灭。

施无法之赏: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即所谓法外之赏。

悬无政之令:悬,悬挂,这里指颁发。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即所谓政外之令。

犯三军之众:犯,使用、指挥、运用。指挥三军上下行动。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驱使士卒完成某项任务时,只告诉他们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诉其危险的一面。

顺详敌之意:详,通“佯”。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曹操注:“彼欲进,设伏而退;欲去,开而击之。”

夷关折符:符,古时用木、竹、铜等做成的牌子,上刻图文,分为两半,各执一半,作为凭证。即封锁关口,废除通行凭证。

厉于廊庙之上:厉,磨砺,这里是反复计议的意思;廊庙,即庙堂。在庙堂上反复计议作战大事。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阖(hé),门扇。开阖,打开门扇出现空隙。敌人一旦出现空隙,必须迅速乘虚而入。

先其所爱,微与之期:爱,珍爱,要害;微,无,不要;期,日期,指约期交战。首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不要与敌人约期会战。

践墨随敌:践,实行;墨,墨线,这里指既定计划、原则。指实施计划时,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变。

以决战事:以解决战争胜负问题。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起先如处女般柔弱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随后如脱逃的兔子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抗拒。

【按语】

用兵作战的方法很多,对作战地点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孙武总结出六种作战的地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待的办法,这就是将帅选择的余地,同时孙武又提出了多变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对敌方我方官兵的心理也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篇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军事心理学专著。

汉光武建武五年,东汉大将耿龠率部进军山东,他看到当时山东的西安(现山东淄博)城池很小,得很坚固,看到临淄很大,但却很好攻,于是他放出风来,要在五天之后进攻西安。西安守将张兰得到消息之后,派兵日夜守城,可是五天之后,耿龠地兵发临淄城,临淄守城的将军张步一点防范也没有,看到大军来攻,当时就乱成一团,耿龠只用了半天就攻下了临淄,耿龠马上回师西安,守将张兰吓得连夜便逃跳了,只用一战便于工作收取了两城,耿龠手下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耿龠对他们说,“我们如果先打西安,西安有备,我们就会久攻不下,这样在敌国之内对我们是很危险的,如果先打无防备的临淄,这就要容易得多,临淄一破,西安的敌人就敢和我们再打了,只好逃跳了。”耿龠可以说是很会用兵的,而且在敌国作战方法得当,战术运用得很对,还采用了心理战,所以“击一而得二也。”

二战中,英法远征军法国后撤,做出这个决定的戈特将军,就是按照兵家所言,在“死地”的处置方法,果断地下令后撤,不然的话,英法联军的命运,只能是全军覆灭了,当然从客观上说希特勒也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可见战争的胜利,总是属于少犯和不犯错误的那一方的。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中朝空军是很弱小的,美军的飞机十分先进,同时以严密地保卫着汉城,可是中朝空军终于想出了妙法,轰炸了汉城,这就是一次心理战的成功,所以说,战争中有时看起来力量很弱的一方,如果巧妙地使用战术,将帅按兵法用兵,同样可以打胜仗的。

孙子兵法九地篇翻译题解案例

孙子兵法题解

《九地篇》是接着《地形篇》对地理地形的讨论与研究。但有所不同的是,《地形篇》主要从战场作战的角度分析六种地形,而本篇只根据“人情之理”从军队进入敌国的“为客之道”出发而划分出“九地”。孙子在这里说的“地”,有别于前面其它各篇。这里的“地”不仅指自然地理,还包括客观环境条件。孙子说:“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曹操日:“欲战之地有九。”赵本学日:“上篇《地形》之地,排兵布阵之地也,以宽狭险易言之。《九地》之地,侵我所至之地也,以浅深轻重言之。兵之所至,其地有九等,其法不同,大要皆本于人情。善用兵者,深达人情之礼,驭之以术,发之以机,则人可用而地不困。《孙子》是篇,首序地法于前,次究人情于后,且复说而再申之,详悉周密,毫发无漏,其秘旨隐诀告人尽矣。”

“九地”即指散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针对不同的地形条件,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机智灵活地采取策略对敌。如孙子提到“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坝则谋,死地则战。”

将帅要取得战净的胜利,就要实施主动灵活的作战指导,即进入不同的地域就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方针,遇到不同的情况就要采取不同的战法。同时,作为将帅,还要了解和掌握各种人员的思想变化规律。根据这些规律,采用不同的战略战术。兵家必争之地,就要不惜任何代价,抢先争取,不争必败;兵家必弃之地,就要退避三舍,不弃则亡。

孙子兵法九地篇翻译题解案例

孙子兵法实例

耿弇击一得二和隆美尔兵败北非

本篇主要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对环境的认识程度和应对措施不同,其结果也就会大不一样。

汉光武建武五年,东汉大将耿弇率部进军山东。他看到当时山东的西安(现山东淄博)城池很小,但很坚固;看到临淄很大,但却很好攻,于是他放出风来,要在五天之后进攻西安。西安守将张兰得到消息之后,派兵日夜守城。可是五天之后,耿弇兵发临淄城。临淄守城的将军张步一点防范也没有,看到大军来攻,当时就乱成一团。耿弇只用了半天就攻下了临淄,耿弇马上挥师西安。守将张兰吓得连夜便逃跑了,只用一战便收取了两城。耿弇手下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耿弇对他们说:“我们如果先打西安,西安有备,我们就会久攻不下,这样在敌国之内对我们是很危险的。但先打无防备的临淄,这就要容易得多,临淄一破,西安的敌人就不敢和我们再打了,只好逃跑了。”

耿弇可以说是很会用兵的,而且在敌国作战方法得当,战术运用得对,还采用了心理战,所以能“击一而得二也”。同样是深兵作战,跟他相比,德国的隆美尔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

1942年8月初,德军在北非的司令官隆美尔计划对英军展开攻势。他决定把进攻的方向选在阿拉曼防线的南端,认为那里英军兵力薄弱,攻击易于奏效。8月中旬,隆美尔开始调整部署,把部队秘密南移。英军将领蒙哥马利分析了敌情、地形,认为隆美尔对拉吉尔周围地形几乎不了解。拉吉尔地区的某些地方,沙层很厚,而且沙流很大,肯定不利于德军的装甲部队活动。于是蒙哥马利决定将隆美尔诱入拉吉尔地区歼灭之。为了诱使隆美尔上钩,英军一方面制造假情报,另一方面特意绘制了一张拉吉尔地图,注明该地区是硬地,对德军装甲部队有利,而且采取巧妙的方法使这张地图到达隆美尔手里。隆美尔得到这张地图,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原定的计划会大获成功,而对地图的来源和可靠性丝毫没有产生怀疑。

9月1日凌晨,隆美尔按计划对拉吉尔地区发起攻击。蒙哥马利早已严阵以待,把敌人一步步引入陷阱。不久德军进入流沙地区,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卡车在英军假地图上标明硬地的流沙中东倒西歪,挣扎前进。当士兵从车上下来推车时,立马遭到了英军几个飞行中队的战斗机的轮番轰炸和扫射,很快沙漠里到处都是燃烧的德军车辆。9月4日,隆美尔不得不下令从这一地区撤退,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至此一败涂地。

“违地用兵”乃是兵家大忌。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决战,就能掌握战争中的主动;相反,不利的地形则使作战难度增大。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或避免作战,或引蛇出洞,使对方失去地利。隆美尔正是因为忽视了作战地形才导致惨败。

孙子兵法九地篇翻译题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