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句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19:38

本篇主要论述了使用间谍的重要性以及间谍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朴素唯物主义的战略战术原则。孙子认为,“知彼”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而“知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便是使用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译文】

孙子说:兴兵十万,跋涉千里作战,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之巨,全国内外环境动荡,运输物资的士卒和百姓在路上疲惫奔波,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多达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只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取得胜利,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大的不仁。做出这种事的人不配担任军队的主将,绝不是国家的辅佐之臣,也不可能是胜利的主宰者。因此,明君和贤将之所以能够一出兵就战胜敌人,功业超越芸芸众生,就在于能预先了解敌情。事先掌握敌情,不能寄希望于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更不能用夜观天象来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中获得。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论述间谍的重要作用。韦孝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将领,善于抚慰部下,而且深得人心。韦孝宽善于用间谍,他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为之尽力效命,也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当时有一个叫许盆的将领,韦孝宽把他视为心腹。他奉韦孝宽之命去镇守一城,领命后却投降了北齐。韦孝宽大怒,派间谍前去刺杀他,间谍很快就把叛将的脑袋拎回来了。东魏将军段琛据守宜阳,命扬州刺史牛道恒煽动边民滋事。韦孝宽深感困扰,于是暗中派人秘密偷取牛道恒的手迹,让善于模仿笔迹的人临摹牛道恒的字迹,伪造一封牛道恒写给韦孝宽的书信,信中表明有归降的意愿,并且故意在信纸上留下蜡迹,好像在烛火下写的这封信,再命间谍将信送交段琛。段琛得到信后,果然对牛道恒的忠诚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译文】

间谍有五种形式,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用起来,使敌人无法捉摸,不知我方意图,这是使用间谍莫测高深的神奇方法,也正是国君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方的乡野之民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引诱敌方的官员而加以利用;所谓反间,就是引诱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造谣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人间谍,诱使敌人上当;所谓生间,就是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指出用间的种类。宋高宗绍兴四年,即公元1134年,金军与伪齐刘豫相互勾结,分道入侵南宋边境。宋高宗命当时的守将韩世忠严饬守备,准备迎敌。韩世忠就率部进驻扬州西北的大仪,阻挡敌人的骑兵,并伐木为栅,自断归路,表示在此决一死战。这时,正好碰上朝中的投降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想向金朝求和。韩世忠便命令部下撤毁锅灶,并骗魏良臣说接到皇帝诏书,要撤军移防,扼守长江。魏良臣信以为真,策马疾驰而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经出了宋朝边境,便翻身上马,命令全军说:“朝我的马鞭所指的方向前进!”于是,引军再次进驻大仪,分设五个主阵地,设置伏兵二十多处,相约听到击鼓声后,同时发起进攻。魏良臣到达金人营地后,金人询问魏良臣有关宋军部署的情形,魏良臣都一一据实相告。金朝大将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退兵,非常高兴,遂率部进至长江口距大仪五里之处;偏将挞孛也带领骑兵来到韩世忠军队的东面。韩世忠见金军已进入伏击范围内,便挥旗击鼓。顿时,埋伏的士兵蜂拥而出,宋军的旗帜与金人的旗帜混杂一起,金兵顿时大乱,宋军乘胜猛攻,宋军各持一柄长斧,上砍敌人胸部,下削敌骑马脚。敌骑兵陷入泥沼之中,韩世忠指挥骑兵四出践踏,金军人马死伤惨重,挞孛也等人被生擒。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译文】

因此,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人,没有比间谍得到更为优厚奖赏的,没有比间谍更为秘密的事。不具有高明的智慧,就不能使用间谍;不具备仁慈慷慨,就不能利用间谍;不能用心为妙,就不能得到间谍提供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呀!使用间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间谍工作尚未开展,却已泄露出去,那么间谍和听到内情的人都要处死。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讲间谍的用法和用间的秘诀及其纪律。公元626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南下,一路上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抵达长安郊外渭水北岸。是时,长安城中仅有数万守军,李世民不得不率中书令房玄龄、侍中高士廉等六人来到渭水,与颉利可汗订立“渭水之盟”,答应每年给颉利进贡。经过三年休养生息之后,李世民决定北伐突厥以雪“渭水之耻”。他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全权节制另外四路总管,从五路进击突厥。贞观四年(630)正月,李靖亲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发,急驰到恶阳岭,距颉利可汗的都城定襄仅有数里之遥。李靖敢于孤军深入,而且进军神速,令颉利可汗大惊失色。颉利对部下道:“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李靖不等颉利有喘息之机,便发动铁骑猛攻定襄。颉利措手不及,只得狼狈出逃。时值严冬,颉利可汗逃到铁山,极为窘迫,就遣使至长安向李世民求和,表示愿举国归附。其实这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想等到春暖之后草青马肥,再与唐军大战。李世民答应与颉利讲和,并派鸿胪卿唐俭为使者到铁山抚慰突厥部众。李靖此时正驻扎于白道,送走路过此地的唐俭,李靖即对部下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逃至大漠以北,联合回纥、薛延陀等族众,再想消灭就难了。今皇上诏使至其处,颉利必会宽心,不再防备。若选精兵一万,带二十天的口粮,迅速袭击之,颉利可不战而擒。”当时还有将领对此有些疑虑,认为皇帝已经答应与颉利议和,而且也派出和谈使节唐俭。如果对颉利发动突然袭击,有抗旨之嫌。再说,唐俭已到突厥营地,如果突袭颉利,则唐俭性命休矣。李靖解释说,皇帝并没有专门下诏令大军暂停进攻,作为大将,应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攻守事宜。只要能彻底消灭突厥,此时也顾不得唐俭了。于是,李靖亲率一万精兵随唐俭之后北进,至阴山全歼突厥的一部巡逻骑兵,而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颉利的牙帐。此时颉利因李世民答应与其讲和而扬扬自得,忽闻唐军从天而降,仓促之间,难以集合兵力迎战,只得骑上一匹千里马逃跑了。没过几天,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虏。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译文】

凡是我军想要攻打的敌方军队,想要攻占的敌方城池,想要杀的敌方官员,都必须预先了解那些守城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让我方间谍一定要把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讲需要靠间谍获得的信息。让间谍获取这些信息,其实就是为了“知彼”。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十五回“木罂渡军计擒魏豹背水列阵诱斩陈余”中,就有一段刘邦问郦食其对方将领是谁的描写,现简述如下:刘邦的手下魏豹背叛,他自以为待魏豹不薄,就让郦食其去劝他回头,可是魏豹死活不肯。刘邦大怒,就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同曹参、灌婴二将,统兵讨魏。待韩信等已经出发,又问郦食其:“魏豹竟敢叛我,想必有恃无恐,究竟他命何人为大将?”郦食其回答说:“闻他大将叫作柏直。”刘邦手捻胡须大笑道:“柏直乃是黄口小儿,怎能挡我韩信,还有骑将为谁?”郦食其又答是冯敬。刘邦说:“冯敬颇有贤名,可惜缺少战略,也不能挡住灌婴,此外只有步将了。”郦食其回答道:“步将叫作项它。”汉王大喜道:“这也不能挡我曹参,我可无虑了!”刘邦预料十分准确,后来韩信等果然生擒魏豹。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译文】

务必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顺势用重金收买,加以开导,然后再放回敌营,使其为我所用,这就是利用反间。通过反间了解敌情,乡间、内间也就可以使用了。由此,就能让死间传递假情报给敌人。进而,就能使生间按预定时间报告敌情。这五种间谍的形式和应用,国君都必须知道。了解敌方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必须给予优厚的待遇。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专门论述反间的重要作用。前面所引赵奢与秦国阏与之战中,赵奢就用了反间计。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周瑜也用了反间计。周瑜运用反间计的情况,《三十六计》中将会详细介绍。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也是用的反间计。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只有范增一人。离间这位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人,的确相当有难度,但难不倒陈平。一次项羽的使者来访,陈平故意十分热诚地接待。大鱼大肉,又加之美女歌舞助兴。后来弄清楚他是项羽的使者后,招待人员就此突然翻脸,撤下珍馐美女,换上粗茶淡饭,当着使者的面说,我们还以为你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使者回去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向项羽作了禀报,头脑简单的项羽当然怒火中烧,就此丧失了对范增的信任。后来范增几次直言相谏,更是惹得霸王不高兴,终于被项羽驱逐。范增那时已经七十多岁,受了闷气,加上背上毒疮发作,不久就死去了。范增一死,项羽没有了高明的谋臣,覆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熟悉夏朝的伊挚;周朝的兴起,在于重用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因此,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如果能够用上等智慧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立丰功伟业。这是用兵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靠间谍提供的情报来采取军事行动。

孙子兵法用间篇解读

本节为全篇总结,指出用上智为间肯定能够建立伟业。晋楚鄢陵之战时,楚共王登上巢车观望晋军的动静,太宰伯州犁在楚王后面陪着。伯州犁本来是晋国伯宗之子,伯宗在晋被害后,伯州犁逃往楚国,他对晋国的事情非常了解。楚王问道:“晋军正驾着兵车左右奔跑,这是怎么回事?”伯州犁回答说:“是召集军官。”楚王说:“那些人都到中军集合了。”伯州犁说:“这是在开会商量。”楚王说:“搭起帐幕了。”伯州犁说:“这是晋军虔诚地向先君卜吉凶。”楚王说:“撤去帐幕了。”伯州犁说:“快要发布命令了。”楚王说:“非常喧闹,而且尘土飞扬。”伯州犁说:“这是准备填井平灶,摆开阵势。”楚王说:“都登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拿着武器下车了。”伯州犁说:“这是听取主帅发布誓师令。”楚王问道:“要开战了吗?”伯州犁回答说:“还不知道。”楚王说:“又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都下来了。”伯州犁说:“这是战前向神祈祷。”伯州犁把晋侯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楚共王。苗贲皇则在晋厉公身旁,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苗贲皇是楚国令尹斗椒之子斗椒在若敖氏叛乱中被楚庄王所杀,苗贲皇畏罪逃到晋国,他对楚国的事情非常了解。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苗贲皇对晋厉公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了。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亲兵,一定能把他们打得大败。”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结果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散。在这次战争中,晋国和楚国双方都有高明的间谍在,所以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但仍然有胜败之分,这是因为双方国力、将领、军队素质以及这两个间谍对核心问题把握能力的不同。